是费祎,招呼说道:“文伟来得正巧,且先看看此疏。以为如何?”

    费祎好奇地拿过奏疏,看了半响后,沉吟说道:“启禀陛下,挟持孙权,臣以为不可。此次虽是我大汉选址定会盟之事,但孙权此次不可能无备,我大汉一击不成,势必与吴交恨,以孙权心性必然派兵攻打大汉。”

    “贼子曹叡定不会似曹丕之时,坐山观虎斗,将会命人进犯我大汉,夺我大汉凉、秦二州,以报往日之仇。臣以为东里雄所上之疏居心叵测,因命人监视东里雄,察其是否为逆魏奸细。”

    “逆魏奸细?”刘禅反问道。

    “正是!陛下不可忘去岁东吴隐蕃案。隐蕃从青州投奔东吴,亦是自荐于孙权。后因战事之故,隐蕃欲通风报信,被吴人所察。今东里雄从徐州之地,以数千里之遥投奔我大汉,数次挑拨我大汉与东吴盟约,似为逆魏谋利,故不可不察。”

    230年,北海人隐蕃入吴,因受孙权喜爱,将其视为淮泗集团之人,将其升为廷尉监。交结各类名士,如荆州豪族、吴郡豪族,如廷尉郝普、将军朱据赞其为王佐之才;全琮倾心敬待。

    231年,因孙布诈降王凌,隐蕃不得已提前行动,导致东窗事发。事后廷尉郝普被逼自尽,朱据遭到禁锢,全琮因娶孙鲁班,侥幸脱罪。

    当听闻隐蕃案后,刘禅不由联想到影响蜀汉命运的郭循案,降人郭循刺杀眼前的费祎,致使蜀汉政局彻底混乱。

    东里雄为间谍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况且其经常上疏挑拨汉吴关系,好让大汉将目光放在东吴身上,不得不让人生疑啊。

    刘禅抿着嘴唇,在甲板上来回踱步,许久之后,说道:“文伟之言,不无道理。只是以隐蕃与上奏攻荆州之事,将其视为奸细,恐为不妥。况且国内归义者众多,处置不当将生风波。”

    大汉国内, 原曹魏降人不少,如秦州长史游楚、凉州司马姜维、各地郡守如尹赏、梁绪等人,还未归降的安定人胡遵。如果处置不当,地方上肯定会产生风波。

    顿了顿,刘禅继续说道:“但其为奸细亦不能不防,故此人不可留任成都,需将其外任,远离中原方可。若数年之内,东里雄勤勉治政,无行奸佞之为,方可勉强信之。”

    外任地方官,可以将东里雄的影响降到最低,如果东里雄在地方上,行不轨之事,亦可将其以治政之失治罪,届时案件的性质就不是间谍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陛下圣明!”费祎称赞道。

    刘禅摆了摆手,吩咐说道:“此事交予文伟,让上丞相安排东里雄于南中任职。同时让潘御史严查与东里雄来往之人,切记不可大张声势,一切暗中进行。至于挟持孙权一事,不可再提!”

    “诺!”

    为您提供大神周府的三国:汉中祖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二百五十四章挟持孙权?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