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推恩令一般,除非马宝是个狠人,永远一脉单传,而且这个孩子永远不早亡,那就没办法了。因此这个制度将不会引起豪强大的反应,最多议论几句,毕竟又不是将你田亩直接剥夺,只是限制你继续兼并而已。

    而且通过国家授田以及流转关系,将能最低限度地保证大量农户家庭有田可种,售卖田地的话也只能售卖自己的私田。

    这个田亩流程关系配合大汉推行限田制度将最大限度地限制豪强兼并,其中最大的bug就是百姓。民众越多,而天下所能分的田亩也将越少,想要解除修复这个bug,或许只能向外征战获得新的田亩才能缓解这个问题。

    对于农业社会而言,开垦新的疆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至于领土过大或许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刘禅将茶盏放下,看着这份新鲜出炉的田制初稿,不由沉吟起来, 总感觉还是有些不足,却无法发现。

    “来人,诏董侍中!”

    刘禅也不多思,一人智短,二人智长,让治政能臣协助自己最合适不过。

    未过多久,董允呼着冷气,走入营帐内,向刘禅行礼。

    刘禅也没客气,直接示意董允坐下,并且将田制初稿交给董允,让他看了起来。刘禅则是继续看着诸葛亮发来的其他战报。

    半响后,董允放下初稿,虽是一脸沉思,但其喜悦之情却难以抑制。

    刘禅合上诸葛亮的战报,问道:“朕虽制此田制初稿,但仍有不足之处,不知休昭有何见解?”

    闻言,董允又拿起初稿看了几眼,沉吟少许,说道:“陛下,大汉境内奴仆甚多,不知陛下如何以为?”

    “恩!”刘禅顿时惊醒,差点把奴仆这个问题给忘记了。大汉靠近西陲,胡羌甚多,汉人大姓多以胡夷为仆,更不用说汉时,成都是全国的奴隶贸易市场。

    刘禅虽不知大汉国内具体的奴仆人数,但却敢肯定大汉国内有不下二十万之众的奴隶,以各种形式存在。

    董允看着刘禅拱手,劝道:“启禀陛下,不若效后汉光武下诏释放奴婢,我大汉可充凉陇人口。”

    刘禅微微蹙眉,释放奴仆必然进一步触及益州士族、豪强的利益。刘禅沉吟半响后,说道:“不急!等上丞相回师,再行商议此事。况且田制乃是初制,还需打磨,补足漏洞。”

    “诺!”

    (PS:大家不太喜欢政策类的内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