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刘禅哈哈大笑,兴奋地来回踱步,难以克制心中激动的心情。

    “休昭,替朕拟诏。卿逾大河之险,千里追敌,以劳击逸,以寡胜众,大破张郃,平定河西,功过后汉之冯异,此勋非但破魏,乃永宁河右,使朕长无西顾之念矣!”

    董允提笔下文,按照刘禅意思,一一撰写书信。

    刘禅停下脚步,微思少许,继续补充说道:“朕念卿久矣,恐卿久居巴地,不适西北风沙酷寒。今朕以皇后亲手缝制毛袄赐之,助卿以御西北酷寒。卿家甚安,子王训已随谯允南(谯周)治学,勿忧!”

    半响后,董允搁笔于案,拱手称赞说道:“陛下仁德,子均将于千里之外感激不尽。”

    刘禅收敛心绪,走到窗前,遥望天边红霞满天,感叹说道:“此些言语实乃朕之心声而已,今凉州将下,大事将成。”

    顿了顿,刘禅继续问道:“上丞相、凉州都督、马参军(马忠)此三部战事各自如何?”

    董允边打开另外两份战报,边说道:“上丞相还未有战报传来,想必还与魏军僵持;凉州都督得上丞相军令,围困金城、榆中二城,以迫此二城守军投降。”

    刘禅微微颔首,说道:“可,凉州大局已定。金城不足为道,围困此二城,待其粮绝,逼其出城投降即可,以免折损兵力。”

    若是坚守金城郡的是太守张恭还有投降的可能性,但却是凉州太守杨阜亲守城池,想要让他投降几乎不可能。只能慢慢围困,等待城池内粮尽,逼他们投降,或者迫使他们主动作战,减少大汉士卒的损失。

    董允看着战报上的内容,禀告说道:“马参军已经汇合各部将士,共计三千人征讨汶山郡叛乱羌部。以都尉张嶷率数营将士为先锋,其率大军压后,蜀郡太守张翼为其督运军粮。大军现朔江水(珉江)而上,已抵达汶山郡郡治绵虒县,制定军策。”

    “同时根据阴平太守甘陵王军报,阴平郡羌民反叛者少,唯有边境些许部落应和汶山郡反叛,现已封锁城池,安抚百姓。”

    刘禅蹙眉深思,转过身看着董允,说道:“今卫臻大军已退,马岭关将无战事发生,士卒可重回汉中囤地。故驻守的汉中士卒可重新调拨,立即诏吴都督拨乐、汉二城七百精锐军士,南下支援马参军所部。”

    “诺!”董允提笔下文。

    刘禅在窗前走了几步,定下所思,说道:“传令下去,明日朕前往马岭关劳军,以慰守城诸将士。同时让留守汉中的公渊一同唤上,今战事将罢,让其留于汉中也是无用。”

    “诺!”

    半响后,董允拟好诏书,一一放在案上,让刘禅亲自盖印。

    刘禅举起玉玺朝着案上的巾帛盖去,盖至王平书信之时,迟疑半响,朝着董允说道:“休昭,子均此封书信便不盖印了,非是公事,乃是朕与子均私下之交。”

    “诺!”

    董允将案上所有巾帛整理好,弄上印泥,安排驿骑传送。

    (今天差点卡文!希望各位兄弟,帮忙多投投月票及推荐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