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险,皆难下也。西蜀不识天命,身居一隅,地有两州,依山川扼守险要,难攻也!”

    “若是今年之前,臣必以为东吴为我魏国心腹大患,但今西蜀夺陇后,臣以为此二国皆以成患,不分上下,不过蜀可攻,而吴缓图也!”

    “哦!不知仲达何出此言?”曹叡好奇问道。

    司马懿抚须,分析说道:“我大魏难下东吴,皆因水师不似东吴精锐,难渡江应敌,外兼东吴地跨长江,以江为城。而若攻西蜀则不同往日,此前西蜀所恃不过秦岭之险,屯兵汉中,把守诸隘,若我军进攻,其迅速支援,我军则难发挥人数之优。”

    “但蜀夺陇右后,格局大变,西蜀分兵把守魏兴、汉中、陇山、凉州等诸地,四面受敌。西蜀夺取的陇右诸地,口不过二十万,士卒、粮草皆由益州供给,分散诸地,兵力空虚,我等多面进攻,西蜀地广人稀之弊尽显矣!”

    最后司马懿斩钉截铁,说道:“西蜀屯举国之兵于汉中,有秦岭之险,我等且畏。但西蜀夺陇后,东西防线近千里,地广人稀,隘口众多,我军以分兵攻之,其必然自顾不暇。”

    曹叡闻言,微微颔首,赞同司马懿言语。

    攻蜀之心,自失陇之后,曹叡一直都有,先前不过因顾及到春耕及淮南战事失利,恐粮草不足,不得已搁浅。

    如今数月以来,随着各地安定,朝局稳定。曹叡复起攻蜀之心,特意巡视上庸,察看士卒备战情况。

    曹叡转身望向司马懿,示意下山,缓缓说道:“卿之言,朕深以为然。不过攻蜀之事,并非小可,还需全国备战。卿在荆州需多多精炼士卒,听闻诏令,以待攻蜀之用。”

    曹叡言外之意就是让司马懿做攻蜀偏师,做一路之帅,而不是大军总指挥。显然曹叡对司马懿既重用,又戒备。

    “诺!”司马懿恭敬答道。

    曹叡吩咐左右,说道:“命大将军至雒阳,朕回京欲与他,商讨伐蜀大事。”

    顿了顿,曹叡又瞥了眼一副恭敬有加的司马懿,说道:“卿不如随朕返京,共商伐蜀大事?”

    “臣岂敢不从乎!”司马懿欣喜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