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沁当然不可能把真实想法说出来,只说这个工作谁做都一样,应该再培养一个人出来,不能只有她会写。

    “没啥,都是咱宣传处的同志,谁做都一样。”

    她大手一挥,毫不在意地说。

    杜辉顿时感动了。

    多好的同志啊,做任何事情都不为自己,而是从整个宣传处的角度出发。

    要说之前他对姜沁受处长重视,有一点点不满的话,这会儿完全烟消云散了。

    人家受重视是应该的。

    工作做到位了,就该受领导重视。

    相比之下,是他太狭隘了。

    一番谈话下,杜辉的思想得到了一次无形中的升华。

    很快,在姜沁努力下,肖雨成功出师。

    不仅能自己写剧本,还能独自带队伍去演出,能够独挡一面了。

    姜沁很欣慰,以后的时间都能用来学习了。

    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晚上回家后,姜沁会督促着付绍铎和她一块学习。

    他们两个不一样,姜沁白天在办公室里能摸鱼学一会,而付绍铎作为装备处的处长,白天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学习的时间。

    因此晚上时间就重要起来。

    通常吃过晚饭后,两人陪着孩子玩一会儿,就回房间去看书。

    时不时的还会凑在一起解决些比较难的问题。

    詹玉敏和付母很支持他们学习。

    用詹玉敏的话说,这么年轻不学习是浪费青春。

    学更多的知识,才能为祖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詹玉敏引以为傲,啥都不让姜沁干,让她尽管一心学习,自己大力支持。

    付母也是支持的,儿媳妇上进她当然高兴。同时让付绍铎别被落下了,也要上进,小两口要一起进步。

    付绍铎让她放心 ,自己会跟上姜沁的步伐。

    一转眼,时间迈入五月份。

    詹玉敏和付母在东安农场也待了半年了。

    两个孩子都已经半岁。

    付母倒没啥,她早就推休了。

    可詹玉敏还没退,休这么长时间过来帮着带孩子,姜沁担心影响不好,就想让她回京市去。

    本来没打算着让詹玉敏待这么久,可谁让她生了一对龙凤胎呢,詹玉敏不得不跟医院请假帮着带孩子。

    听姜沁说准备把两个孩子送去场部托儿所,让她和付母都回京市去,詹玉敏不干了。

    一方面舍不得两个外孙,一方面舍不得女儿辛苦。

    然而姜沁态度坚决,詹玉敏反对无效。

    付母想留下来带孩子,也被姜沁给劝走了。

    她宁可自己辛苦一点带孩子,也不想和婆婆一直住在一起,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人与人之间都是远香近臭,这个道理她还是很清楚的。

    对姜沁的意见,付绍铎一贯都是支持态度。

    五月中旬,两个老太太动身回了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