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都为了慧帝效忠的原因。也是他自己,效忠了半辈子的原因。

    但权势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尤其是人,它能将人从里到外、改得面目全非。

    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老皇帝疏离了的呢?按道理来说,老皇帝对他们家并不亏。

    无论是他们这主支的、还是家族旁支的,只要有才华、学识,或者有武艺、有勇猛,慧帝都是重用了的,且不是大错没有追究过。

    甚至,继昭和继明年纪轻轻,也都得到了提拔重用。论理,他应该是能知足了的。

    尤其是今天老皇帝对他谈起了的这些,说真的,司寇承业的心里,也升起了一丝迷惘和愧疚。

    他觉得是他对老皇帝失去了信任、是他在处处怀疑老皇帝对他们家的人的用心。

    是因为什么造成了这种现状呢?

    他并不擅谋、更不擅智。论玩心眼儿、斗嘴皮子,他都差朝堂上那些老狐狸们远矣。可现在,他也学会遇事多思考、说话讲策略了。

    继明说,他这叫顺应时势。

    是啊,这就是在顺应时势。因为家族里人的红红火火,仿佛烈火烹油的架势让他恐惧了。

    他手握重兵,依照常理,他的儿子们,除了在战场上、用军功实实在在杀出来的战绩,能得以提升之外,其他的,都是要被刻意打压的。

    或者说,是他们自己要刻意压制自己,不能文臣、武将都占,更不能都站得高。要是个个儿地都成为了朝堂梁柱,那是任何一任帝王都不会希望看到的事。

    可随着继昭和继明的步步高升,且是快速擢升的态势,以及他司寇承业身边、跟着的几个司寇家族旁支出来的将军,他就突然感觉到害怕了。

    别人羡慕他们鲜花着锦,他却觉得,这是老皇帝在准备对付他们的信号。

    尤其是老皇帝把司寇继茹许配给南宫韬的事情,更是令他从此再卧不安寝。

    南宫韬,那根本就不是一个能继承大统的人。太阴、太狠,却太没有远见卓识,更像地沟里的老鼠而不是堂堂帝王。

    可他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不得不答应,老皇帝表现出来的是信任,说南宫韬是最被其看好的,是将南宫韬登基后的稳定及发展托付给了他的。他敢不答应吗?

    而他明明就感觉得到,那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刃。

    一代帝王老去,后辈们陷入各种夺嫡之争,帝王最忌讳他们什么?手握兵权。而那些后辈们,也会千方百计地拉拢手里握有重兵的武将、以及拥有财权的文臣。

    按正常论,帝王对这类现象打压都来不及,怎么会亲自送了过去呢?

    除非,本意就根本不是看好对方,而是想要一锅埋葬。

    是了,就是从他的女儿继茹出嫁时开始,司寇承业就小心翼翼地收敛起了锋芒,让身体发福,让脸上带笑,看起来就和蔼可亲,而不是威风凛凛。他就开始日防、夜防老皇帝对他们下手。

    也尽量不让继茹回娘家,更是不与南宫韬多说半个字。估计这也是南宫韬最后想铤而走险、想以裹挟的办法将他们卷进去的原因。

    他的大儿子,司寇继昭升任左官长的时候,他脑子里的弦就崩得更紧了。但这一年来,真的是发生了太多的事了,快得他的脑子都不够用,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事情走到了这一步。

    现在,老皇帝对他袒露心声,和他聊家常、聊感情、聊过去,是对他重新又信任了吗?

    司寇承业想,也许是的。否则,赈灾这样又捞钱、又捞功绩的事情,不会交给司寇继明。

    这是老皇帝要安他的心吗?

    也许是的。毕竟对方坑了他的女儿。

    不管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