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至少,太子也得先监国。只要他们太医院的这三位最大的主职官说确诊了,并告诉皇后,说陛下已经没救了。皇后就有可能站去太子那边。否则,皇后自己就会先岌岌可危了。

    院正大人是站在太子那边的,可那老狐狸却不想自己出头担干系,非得拉上他们两个左、右院判。这事他俩可不能干。

    想到这儿,左院判也开口说道:「下官的意思,也是且先治着。没把握的事情,咱们不敢妄下断言,毕竟,关乎国朝安危存续。」

    院正大人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冷「哼」一声。「我们不说,皇后也会下懿旨宣欧阳相宰等进宫,若到时候……可别怨本官不保你们二位!」说罢,甩袖去向侧殿。

    左、右院判互相对视一眼。眼里不约而同地露出嘲讽之色。心中皆道:且不论太子能不能顺利继位,便是能,呵,又能坐稳几天?仅凭皇后和欧阳文铎,就能掌控整个朝局吗?

    如此想着,二人便老神在在地也回到了侧殿。

    进去了之后,就看到院正大人加入到了那几位太医们的讨论之列,并没有去跟皇后说什么。显然,没了他俩做炮灰,院正大人也不愿意冲锋陷阵了。

    不过他俩并不知道的是,院正在回到侧殿的那一刻,就已经朝皇后悄悄地敛了敛眼帘。

    皇后明白院正的意思。她想了想,从龙塌边站起身,看向太医们所在的位置,扬声问道:「可能确诊陛下所患何疾?」

    太医们纷纷揖手行礼,摇头不言。

    「如此。」皇后见状点头。「来人,宣本宫懿旨:召宰相欧阳文铎、四位一品军侯、六司主官长、御史大夫,速速进宫,共商应对之策!」

    殿内所有人在皇后说出那个宣字之后,就齐齐地跪下了。其中,淑妃抬眼看了皇后一眼,又低垂了眼帘。

    她知道,老皇帝不行了。可她不急,一点儿都不急。几十年的宫廷斗争生活,她早已学会了在真相未明之时、如何按耐住自己的性子。太子手中无兵权,即便是现在就监国,她也没有丝毫的担心。唯一让她纠结的就是:到时候,皇位是让她的儿子定王坐呢?还是直接就让皇孙南宫宇坐了?

    而随着皇后这道懿旨的颁下,诸位延朝重臣们,就很快齐齐地到达了正殿。皇帝病危,他们一收到消息就已经赶到宫门外候着了。因为:只要没有哪位皇子、皇孙们公然起兵造反,那么,宣召他们就是必须的流程。

    可说实在的,他们的内心里,没有一位想现在进宫。这前脚进去,后脚有没有命能活着出来,都还两说。

    是,现在里面没有造反,但之后呢?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想。至少,几位一品军侯是老神在在的。反正不管谁要跳上那个位置,只要不招惹他们,他们都可以听之任之。不管谁登基,他们效忠的就是谁。没谁会想不开现在就逼他们起兵反叛。

    他们虽然在聚城没有多少人手,但各个府里的三千私兵,可全都在聚城内呆着呢。那些可不是摆设,全是沙场上锻炼出来的、精锐之中的精锐。

    这些人手,也是慧帝允许的。倒不是说慧帝傻,而这其实正是他的精明之处。毕竟除了他,没有哪个人能将这四家拧在一块儿。他们四家也就能互相牵制、擎肘,万一有事之时,反而会对朝局有利。比如:眼下这种情况。

    但真要说起来的话,司寇承业是最想老皇帝赶紧死了的一个。只要老皇帝一死,他们司寇家的所有人,就能不洗自白了。还可以趁着朝局混乱之际,拿下南宫韬,做为新皇登基的贺礼。

    不过,他表现的也和其他军候们一样,都是悲痛中隐隐带着自在的。

    就这样,众人各怀心思,进殿参见了上座的皇后。

    「诸位爱卿,陛下病势危重,太医院束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