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都加起来,如果论及带兵打仗的话,楚西钊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苏泽虽然也是出谋划策的好手,不过,在用兵这方面,他还是不在楚西钊面前秀操作了!

    楚西钊抱拳一礼道:“彼军势大,此番会盟而来,气势正盛。我军权且坚守,我料必有转机。届时具体用计怎样,便有斟酌可矣。”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时候,正好是敌军气势正盛之际!

    因此,虽然楚西钊自认为他们这一战的胜算更大!但是,楚西钊的想法依然是守!等到敌军气竭之势,他们便可以泰山压顶之势破敌!

    而且,在此期间,他们也可以耐心观察敌人的破绽,以离间计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吾等可以风易寒、皇甫无归北出河北,河西、河东两道之府兵共进河北,逼王羽所部回援!”

    “再令镇东之兵南下,三面夹击,先灭河北之兵!”楚西钊侃侃而谈道。

    几十万上百万人之间的大规模之间的战斗,哪有那么容易一战而定伤负,除非是双方差距真的打到了一定程度,双方在统帅属性上差了十几甚至二十多间。

    要不然,只要对方不是那种彻彻底底的无能之辈。

    那么,基本都没有什么一战而定胜负的机会!都是今日杀上一阵,明日再取得一定优势,等到这种优势一点又一点地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到了那个时候,便到了正式奠定胜局的时机了!

    而也正是如此,在楚西钊看来,伤其十指,而不如断其一指!

    而现在这些造反势力之中,出于地理位置的因素,在楚西钊看来,河北道应该是最有可能被他们实质上威胁到的地方了!

    除了河北道之外,无论是三王的地盘,再或者是天师道的地盘,都不存在被他们多个方面夹击的机会。

    再则,重兵合围河北道,逼迫王羽的兵马回援。那么,敌军在广阴一线的兵马力量也会被削弱。这样,也是为了给他们这里的战场争取机会。

    大略既定,就此传下军令,全军各守险要,以此便取固守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