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交界处很近,便成了不少游客们顺便参

    观的「景区」之一。

    随着国内到东南亚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尽管是早晨九点多,湄港老街已经是人满为患。

    当初湄港在成立湄港老街的时候,定下了价格低廉的房租以吸引周边各国的商人在这里做生意和投资。

    开店铺的居多。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餐饮、住宿、纪念品、货币兑换以及各国特色的工艺品类商铺已经是满街都是,看起来热闹非凡。

    游客以欧美国家的背包客,韩國游客和华夏游客为主。

    在湄港老街做生意的商贩们,很快在各个国家客人们的身上摸清楚了一条规律。

    那就是欧美背包客和韩國人非常的抠门,消费甚至要比当地那些贫穷的老百姓还拮据。

    反而北边那个一直被扣上「贫穷」帽子的华夏游客,出门在外成了消费群体的中坚力量。

    时间久了,导致周边小国的商贩们看到金发碧眼的背包客,脑子里都会出现「穷鬼」两个字。

    而看到黑发黄肤的华夏人时,则都会两眼放光,似乎能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俩字:大方。

    有不少泰国的商人曾给华夏游客们起了个响亮的外号。

    行走的印钞机。

    这种现象,刷新了周边小国对华夏人的印象,也改变了不少固有看法。

    昌隆珠宝店,就是一个泰国商人在老街开的华夏店铺。

    虽说是挂羊头卖狗肉,但是在湄港做买卖的人都知道,在湄港这片区域范围内,不管做什么生意,经营什么买卖,只要是跟「华夏」俩字沾边,那肯定是一路绿灯,后门开到拉稀的地步。

    房租低,税也低。

    关键是会受到各个部门的照顾,进货也比别人便宜的多。

    听说这昌隆珠宝的「昌隆」二字,就是这位泰国老板高价请国内一个大师给起的名字,花了小万元,妥妥是下了功夫了。

    好在这位泰国老板的功夫没白费,自从开了这昌隆珠宝,店里的生意简直不是一般的昌隆。

    从早上七点钟开门那一刻,店里的生意就没断过。

    什么黄金、翡翠、玉石、玛瑙等各种材料做成的首饰,几乎是摆满了整个店铺。

    关键是店老板也会做生意,价格并不会像其他景区那样漫天要价,甚至有的东西要比大多数珠宝店的还要便宜。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老板的生意也越干越大。

    后来干脆直接把隔壁的两个店铺也盘了下来,并且一口气跟湄港签了20年的租赁合同,并且还成了蓝鲸矿业公司的忠实客户,店里所有的原材料,也都是从蓝鲸公司去采购。

    知道湄港的老大是谁,蓝鲸和湄港老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那么这个老板在湄港老街混的风生水起也是有原因可寻了。

    在这种气氛烘托下的湄港,无论是来自于哪个国家的商贩,对华夏人的态度都是非常友好,甚至是恭敬的。

    不说湄港的老大是谁,单单华夏人的消费能力,就足够让他们彩虹屁不断。

    按理说,这华夏人到湄港来消费,老街的商贩们都是要高高捧起的才对,可湄港关于商贩跟游客的冲突,好像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有的是因为那些异国商贩心黑,见华夏游客是土大款,便想狠狠的宰一顿。但华夏游客们也不是吃素的,经常会因为各种事情用不同的语言吵个脸红脖子粗。

    但这种都是些寻常的小事,自卫队的人过来调解一下也就过去了。

    只不过今天昌隆珠宝的事情闹的有点大。

    老街外面围满了人,全都是各个国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