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有消费者。

    只有一堆堆的数据,从而从这些数据中判断,它们可以创造出多少价值。

    仅此而已。

    更关键的,是这种大数据的运营之下,会让「生意」二字变的越来越少。

    最简单的例子,曾经的生意,是需要打电话去询问客户:「您需不要某件商品?」

    而现在,这个环节被完全取代了,并且掌握在了蓝鲸的手里。

    商人们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

    因为蓝鲸会在第一时间,把数据库中那些客户的需求全部推送过去。

    甚至会直接告诉他们,你此时此刻需要什么,并且还会告诉你,你身上的钱够不够买。

    如果不够,没关系,我借给你。

    如此一来,蓝鲸金融的整个闭环就形成了。

    消费者把钱存进蓝鲸支付的账户里,于是蓝鲸金融公司就有了一笔巨大的资金池。

    就如同银行那样。

    资金池一分为二,左边输入进企业贷款领域,负责掌握整个市场动态,掌握巨量的企业资源,控制企业发展脉络,疯狂的滋养「o」。

    右边输入进普通消费者,野蛮生长那些蓝鲸支付的基础用户,让他们把钱从银行里拿出来,放进蓝鲸支付的账户里,或者从蓝鲸支付中进行贷款,又或者是提前消费。

    最关键的是,无论是左边还是右边的池子,蓝鲸金融都掌握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

    那就是他们的财务状况。

    这对于蓝鲸来说太重要了。

    一个企业有没有钱,一个消费者有没有钱,这取决于他们可以爆出多少「金币」。

    掌握了这个,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市场中最关键的东西。

    也就是商业中的万物之本。

    把客户的钱拿进来,然后再用贷款的方式放出去。

    左右手来回一倒腾,中间多的不仅仅是利润,而是可以改变整个华夏商业脉络的大数据。

    最致命的是,那些中小型企业或者创业者再想飞上枝头做凤凰,已经很难再跟蓝鲸脱开干系了。

    因为蓝鲸会通过这种数据,想方设法的跟这些企业搭上关系。

    要么,你就成为跟蓝鲸有关系的企业,或者暗地里被江洋控制的企业,各种资源供你使用,资金平台为你搭建。

    要么,我就做一个和你同样的公司取代你。

    因为你们这些企业的资料已经早早的掌握在我的手心里,我有一万种方法让你们这些创业者的小公司活不下去。

    总而言之,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想要赚点小钱,发点小财,可以。

    但是如果想要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抱歉,不会给你这个机会。

    最起码想要成为蓝鲸这种规模以及影响里的公司,在不借助银行和资本的情况下,几乎已经不太现实了。

    而一旦两者沾了其一,那么这家公司已经被控制了。

    2003年4月20日,徐志高从沪市打来电话,他告诉江洋岭东商贸作为最后一批公司在香江成功上市。

    也就是徐志高打来电话的瞬间,江洋从办公室的椅子上站起身来。

    他有些激动的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玛瑙湖,眼神中出现一抹赤红。

    良久。

    「从现在开始,只要是有菲力集团在的资本市场,一个都不许放过。」

    「告诉李燕,让她分别在德、英、美、日、法各开五个账户,开始准备对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进行狙击。」

    「另外,沪交所和深交所也要稍作准备,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