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激烈的斗争,才能够站上更高的位置。

    好的体系能够减少内斗,让优秀的人才把精力放到更合适的地方去。

    比如现在诸葛亮就干得很不错。

    他在江陵,一边学习,一边教授。

    他教的都是理论知识,而他的学生,都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强的人。

    没有动手能力的,都会从他这里学一些理科的基本道理,然后就毕业了,然后就可以去各地教授当地的那些工匠这些知识。

    想要深造的,就会通过考核,到诸葛亮这里来继续深造。

    至少诸葛亮的这个科学院,两大部门已经有了雏形。

    专门研究理论的,和专门进行实践的。

    实践应用方面出成果,当然是最快的一-有一名实践部门的工匠,在经过化学的学习之后,照着课本上的几句话,成功地制造出了玻璃--王易看了之后大喜,因为是照着课本上制造出来的,所以他并没有什么专利权,不过也获得了一笔丰厚的奖金。

    很快的,刘备地盘上的商品,又多了玻璃--这玩意用在房子上可太好了,至少釆光什么的比过去的房子好了很多,在挡风透光的效果上,比窗户纸不知道强了多少。

    配套的窗户安装新方法,又可以让官府大赚一笔。

    “生产力转化成财富,然后让财富流通起来,这样才能够让整个国家有活力。生产力要如何增长,就得靠这些技术了,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个目标--用更少的开支创造的收入,用更少的付出获得的收益,这才是技术发展的目标,而不是纯粹为了展示技巧。”王易当时是这么对诸葛亮说的。

    而诸葛亮则是深深的认同。

    埋头学习理科的诸葛亮,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理科生。

    过去那些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志向,在现在的他看来,已经不算什么了。

    毕竟这个时代,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少。

    而能够发展理科理论的,就只有他一个。

    要做,就做独一份。

    这就是诸葛亮所追求的,之前他追求的几乎已经没有希望了,而王易却给他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就好比今天王易给未来的邓艾提供了机会一样。

    授人以渔永远都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