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神武”、“雄才大略”都不过是表面上的说辞罢了,自家那位父皇可一向都是杀伐果决、心狠手辣的主儿!

    呵,功绩显赫?

    他蓝玉能比得过开国六公之首、功比西汉萧何的韩国公李善长吗?

    韩国公李善长,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出谋划策,功高劳苦,其功绩之高比肩汉代丞相萧何,大明立国后父皇亲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 可谓位极人臣。

    然而就在前年,以胡惟庸党追问,自家父皇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上上下下一并处死!

    什么“世袭铁券”,什么“功绩显赫”,在天子怒火面前,都不过是纸糊的笑话罢了。

    “二位先生,本王并不忧虑此事会有什么影响,本王只是担心父皇的看法!”

    朱棣捏着眉心,有些头疼地回答道,算是认可了二人的一阵分析。

    但诚如他所说,比起借天子之刀杀了蓝玉等人,朱棣更加关注自家父皇的看法。

    父皇会不会因为此事,对自己生出忌惮之心,从而心生不喜?

    道衍和尚闻听此言,神情当即一肃,凝重出言道:“王爷,贫僧先前便已经说过,皇上绝对不会册立王爷为储君!”

    “即便眼下太子殿下英年早逝,但太**中还有一位嫡长孙!”

    “陛下曾亲口说过‘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之本在焉,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王爷以为这只是一句笑话吗?!”

    此话一出,全场皆寂,令人惊惧。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闪过一丝不甘,闪过一丝落寞。

    他以弱冠之年出镇燕京十一年!

    他勒紧了裤腰带组建了三十万北疆铁骑!

    他咬着牙亲率麾下儿郎浴血搏杀,击退了鞑子建奴的一次次寇边扰境!

    ……

    他做这一切,只是想要向自家父皇证明:我朱棣,并不比太子大哥弱上几分!

    那为什么,我朱棣,不能是储君?

    “王爷,此次进京,不出意外的话,陛下会给您一个答案:册立太孙!”

    “朱允炆?一个连鞑子建奴都没见过的奶娃娃,他也配坐上那个位置?他也配担起这大明江山?!”

    朱棣冷冷一笑,显然根本没有将朱允炆放在眼中。

    这种举手投足间充斥的滔天霸气与冲天豪气,只有这位北疆之王,才有这个资格与底气!

    “既然如此,那就闹下去吧!”

    “将罗网收集的勋贵罪证,交给都察院那些清流文人,他们不是一向喜欢口诛笔伐吗?那就让他们狠狠攻讦蓝玉等人!”

    “既然必有一失,那便要有所得,本王舍着家业不要,自然不能白入一趟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