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都化成了委屈。

    “钟大叔这个人,也是和我们娘亲差不多时间就过来批发卤肉和卤菜的老主顾了。”

    跟着秦晚词久了,有些专业话那是张口就来。

    “昨晚钟大叔过来,说他小儿子感冒了,难受,吃不下东西,能不能盛一碗卤汤,他回家给孩子煮点儿白菜,那也是美味的一道菜了……”

    说着,满囤就低下了头。

    当时满仓是不同意的,但是他感觉都是熟人了,没必要闹得太过分,让钟大叔进来盛了一碗。

    “我没想到,他盛了那么多……”

    满囤眼泪吧嗒吧嗒的就掉了下来,好像也感觉自己一个大小伙子就这么哭了比较丢人,低着头,根本就没抬起来。

    “今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呢,钟大哥就送来了餐车,说这个买卖不合适,以后他不卖晚记的东西了……”

    “可是,他家邻居张大富明明看到钟老丈家婆娘拿着东西去南城了,那就是咱们食肆里卤味的味道!”

    最初卖“晚记”食物的那些人,早就不需要走街串巷的吆喝了,而是有了固定的人家,他们会提前预定,到时候就会给送过去。

    再稍微多批发一点儿,那些东西就卖光了。

    尤其是在南城和东城,那里都是有钱人,物价和北城本来就不一样。

    在那些人眼里,“晚记”的东西简直就是味美价廉。

    有些人家甚至还不愿意他们定价定的这么低。

    定价低了,影响他们的排面。

    还和他们说最好提价,吃的就是档次!

    几个孩子也扭头看着秦晚词,他们是小,可是他们不傻。

    自然听出来满囤哥哥话里话外的意思了。

    那个姓钟的,光明正大的卖可怜,带走了他们店里的老汤,然后回家自己卤了肉和菜,给客人送过去了。

    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一个一本万利的生意。

    毕竟秦晚词这里,食材都是店里的,进价、售价、批发价等都有差距,哪怕是每一斤只收两文钱的利,也有人觉得她就是一个黑心商人。

    若是他们有了这种老汤,再自行购买鸡鸭肉以及各种素菜卤好了送到各位食客的家里。

    肉菜的钱能省下好多,还不用付那两文钱。

    如今“晚记”越来越出名,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一份是两文钱,那么每天也要白给秦晚词几两银子呢,他们能愿意?

    所以,想到了这个损人利己的主意。

    客户都是老客户了,这么多的钱,都能进了他们的腰包,何乐而不为呢?

    跟着,几人就听到了满仓“哎吆”了一声。

    秦晚词掀起帘子就走了出去,满囤本来还想跟着,却看到团团回头冷着脸看着他。

    “你守在这里,还有客人呢。”

    这种宵小之徒,难道还需要他们全体出面?

    好大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