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同时要剔除混在官员中的败类。”

    他顿了一顿,面对开平帝行礼道:“陛下,凡是在赈灾过程中行贪墨及其他不法事者,无论官职高低背景深浅,理当一律夺官去职,待查明罪责之后按照朝廷律法顶格惩治!”

    开平帝沉默片刻之后颔首道:“准了。”

    他想了想又问道:“该派何人去钦州?”

    洛庭忽地面露犹豫,便在这时,只听韩公端开口说道:“陛下,臣请为钦州赈灾大臣。”

    裴越微微一惊。

    其实开平帝说的没错,他对韩公端远远没有对洛庭那般敬重,因为此人一直在翰林院中打转,从翰林编修一直做到翰林学士,二十多年都在养望。许是一些刻板印象的影响,裴越对于这种人很难轻易认同,因为朝政非常需要实践经验,很多人擅清谈却不理庶务,到头来只是祸害百姓罢了。

    但是韩公端能够被开平帝看重,显然不只是因为庐陵韩氏的千年底蕴,甚至也无关他的渊博学识,最重要的是这个人的性情很有担当。

    开平帝却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他微微皱眉问道:“裴越,南边的旱情真的严重至此?”

    裴越回忆着戚闵的讲述,在众人的注视下,沉着地应道:“陛下,现实恐怕更加严重。这场大旱起于四月底,正是农夫耕作的紧要时节,钦州等地的水利设施不足以应对这种罕见的灾情。换而言之,官府的准备肯定不足,东府的各种措施倒也算得上及时,只是……还是会死人,而且是饿死很多人。”

    御书房中陡然沉默下来。

    除了裴越之外,他们都是饱学之士,甚至连谷梁都造诣颇深,自然看过很多史书。

    他们当然记得在史书上一些角落里有这样一句话。

    “是年,大饥,人相食。”

    寥寥七个字,不过数十笔画,背后却是无数活生生的人命消失。

    开平帝目光深邃地望着裴越,开口说道:“韩卿,朕命你为南境赈灾钦差大臣,负责赈灾诸般事宜。同时赐你天子剑,三品以下官员若违法,只要证据确凿,你可以先斩后奏。”

    韩公端大礼参拜,朗声道:“臣领旨,定不负陛下厚望。”

    裴越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对谷梁说过,自己有办法解决那些粮商,实在不行就举起屠刀一路杀过去,可那终究是下下策。对于朝廷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当然不会在国境之内大开杀戒。如今有开平帝的支持,相信东府能够妥善处置。

    他不觉得自己心怀天下,可是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无数人易子而食。

    就在他准备告退之时,开平帝忽然说道:“裴越,南周派遣使团北上,如今已经接近永州,朕命刘贤为迎接正使,礼部侍郎为副使,你也去给刘贤打个下手。”

    裴越愣住,这又是闹的哪一出?

    关键是南周使团里难道有什么大人物,竟然需要大皇子亲自出面,自己这个京营主帅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