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又功勋卓著,迟早不容于北梁朝堂,届时自然可以趁热打铁,只要能将那个年轻人引诱过来,对于北梁军心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然而……

    徐徽言叹道:「那位中山侯堪称是北梁第一忠臣。」皓

    庆元帝颔首道:「虽然细节还不清楚,但此人肯定在平叛的过程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朕并非长别人士气灭自家威风,只是感叹于此人年纪轻轻,却已经有了一代名臣的卓绝风姿。」

    群臣默然。

    他们也曾见识过裴越的风采,只是想不到在面对王平章谋反的混乱局势时,那位年轻权贵竟然还能谨守本心,没有利用自己手中的军权谋求更大的利益。

    这时只听拒北侯冼春秋开口道:「陛下,王平章威望极高且心思深沉,纵然失败也不至于一事无成,不知密奏中是否有相关信息。」

    庆元帝赞许地看着他,缓缓道:「根据北面传回来的消息,在王平章谋反的过程中,北梁皇宫中发生一场爆炸,当时北梁皇帝极有可能在场。如今尚不能确定爆炸的细节,不过从北梁京都的风向变化来分析,北梁皇帝恐怕命不久矣。」

    冼春秋心中大感失望,并非是因为开平帝没有直接驾崩,而是恼怒于那个年轻人死心塌地做北梁忠臣,因而老眼中目光锐利,微微垂首道:「陛下,老臣有本启奏。」

    庆元帝不禁坐直腰杆,点头道:「讲。」皓

    冼春秋沉声道:「陛下,北梁国力与武备远胜我朝,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年的和谈原属迫于无奈,并不会为我朝换来长久的承平。如今北梁虽内有动乱,边军却依旧稳如大山,故而在没有万全的准备时不可轻举妄动。」

    这是直接否定了那几位重臣直接起兵一雪耻辱的建议。

    徐徽言心中微动,开口问道:「冼侯爷的意思是,我朝应该维持既定策略,继续坚守南岸防线同时大举整饬武备?」

    冼春秋不疾不徐地道:「首辅大人所言极是,不过陛下,老臣还有一言。北朝南下之心昭然若揭,只不过近两年屡次被内部的麻烦拖住。倘若北梁皇帝真的命在垂危,当新君继位顶多数年之后,必然会发兵南下,以煌煌武功告慰他的父皇。因此,与其坐视北梁行先南后西之策逐步吞并天下,我朝理应联络吴国以及梁国西南面的小国与部落,将所有人的力量集合起来。」

    他昂首望着庆元帝,老而弥坚地道:「伐梁!」

    不再是之前那种小打小闹或者奇兵突袭,而是如他所言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势力,在北梁一家独大的前提下,同时发起光明正大浩浩荡荡的攻势,分割蚕食占据中原腹心富饶之地的梁国。

    当然,此事牵扯甚广,绝非三言两语便能定夺,而且涉及到许多势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合纵连横。皓

    冼春秋环视周遭,继而对龙椅上的皇帝说道:「陛下,老臣前两日便与镇国公商议过,与其被动抵御北梁大军南下,不若主动寻求生机。」

    他这句话自然极有分量,虽然方谢晓如今名望不比以前,但在军中仍然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如今二人的意见达成一致,便等同于军方会全力支持皇帝的决定。

    庆元帝不禁被这位老将慷慨激昂的话语触动,微露激动之色地道:「大善。」

    他顿了一顿,对群臣说道:「除镇国公之外,今日殿中连朕在内一共七人,务必要对此事严格保密。在最终决议形成之前,不可对外走漏丁点风声。众卿家退下之后,可就拒北侯的提议仔细斟酌,然后再写成奏折呈递于朕。」

    「臣领旨!」

    众人整齐回应。

    ……皓

    拒北侯府,内书房中。

    冼小

    石毕恭毕敬地斟茶递上,然后坐在下首,不解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