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决定抽调那些军队去给金兵打下手,大名府那边就突然传来了噩耗——完颜兄弟竟然放弃了攻打大名府城,带着金兵主力改道西南,再次向着汴梁直接杀来。

    听到这个消息,宋钦宗直接瘫软在了龙椅上,他的几个心腹亲信却是大吼大叫,坚决认定金兵的这个战术调整是大错特错,李邦彦更是破天荒的对金兵骂起了脏话,觉得金兵不打赵九妹改打宋钦宗简直就是同室操戈,让亲者痛而仇者快。

    最后,还是宋钦宗最先回过神来,大吼道:“都别吵了!快告诉朕,接下来该怎么办?!”

    “陛下,只能是坚决求和了。”白时中立即说道:“臣下建议,应该立即再派使者前往金兵营地,拜见金人的两位王子,明白告诉他们,只要他们答应议和,放弃攻打汴梁,不管什么条件都可以商量!”

    “那就赶紧去办!”宋钦宗赶紧红着眼睛大吼道:“十天之内,务必要与金兵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准确答复!否则的话,朕就换宰相!”

    听宋钦宗连换宰相的话都喊了出来,宋廷目前的两个宰相白时中和李邦彦当然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只能是赶紧使者携带国书,日夜兼程的北上来与金兵联系。结果也就在这个期间,被赵九妹释放的李回,也在一队宋军轻骑的保护下,走另外一条道路赶回了汴梁,把赵九妹的奏章和要求带回到宋钦宗的面前。

    赵九妹的奏章内容没有什么营养,就是向宋钦宗如实禀报他麾下军队的目前情况,让宋钦宗知道他的军队已经小有实力,勉强能够对金兵形成一定的牵制效果,可是却又无法与金兵正面抗衡,所以宋钦宗要想指望赵九妹增援汴梁,惟一的办法就是赶紧给赵九妹补充粮草军队,同时对赵九妹适当放权。

    赵九妹的书面奏章越是轻描淡写,就越是让宋钦宗左右为难,想对赵九妹放权吧,怕赵九妹乘机坐大,威胁到他的皇位;想不搭理赵九妹吧,又怕求和不成,金兵兵临城下,到时候临时抱佛脚去求赵九妹,既为时已晚,又得付出更大代价。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回又把已经有人开始劝说赵九妹乘机篡位的情况向宋钦宗如实禀报后,宋钦宗当然更是大惊失色,心惊肉跳,从来就不喜欢赵九妹的李邦彦则是暴跳如雷,大吼大叫道:“他敢!这个逆贼如果敢乘机篡位,天下人必然将他寝皮食肉,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李相公,这一点你就别打肿脸充胖子了。”正宰相白时中破天荒没有和李邦彦统一阵线,说道:“现在这个情况,他确实有乘机篡位的实力和机会。金兵正在向着汴梁杀来,陛下如果再次南巡,天下人必然大失所望,擅长骗取人心的赵构逆贼自然可以乘机篡位。陛下如果选择坚守,那么汴梁一旦城破,陛下遭遇不测,中原无主,手里有兵又有粮的赵构逆贼,照样可以借助他的皇子身份合法合理的篡位登基。”

    心里同样明白这个道理,李邦彦也只能是难得闭上他的臭嘴,宋钦宗却是声音颤抖,赶紧问道:“白卿家,那以你之见,朕当如何是好?”

    “回禀陛下,最好的办法是驱虎吞狼。”白时中答道:“下诏赦免赵构逆贼之前的一切过失,给他封一个可以统领军队的官职,也适当给他补充一些粮草军队,然后乘机逼着他出兵与金兵交战,如此一来,金兵胜赵构逆贼自然无法威胁到陛下你的帝位,金兵败则汴梁的危机可以不战自解,僵持不下的话,陛下也可以乘机与金兵再提和议,结果无论如何都对陛下有利。”

    这么做局势无论如何发展都对自己有利,宋钦宗听了自然大为心动,那边李邦彦则不服气的说道:“如果赵构逆贼侥幸又赢了金兵,汴梁虽然度过危机,但是他的声望更高,对陛下的威胁岂不是更大?”

    “这个好办,到时候给他一些封赏,然后收回他的兵权就是了。”

    白时中马上就回答,可是李邦彦却喜欢钻牛角尖,说道:“但是这个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