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船只的煤炭补给需求。

    除了购入设备外,采购也需要更多的人手,而现在西非王国里的好几万战俘都已经各有各的安排,为此陈敬云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亲自率军,对周边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其他土著部落发起了扫荡式作战。

    不用多久又弄来了上万个青壮战俘。

    有了这一批青壮战俘加入后,西非王国的劳动力紧缺也算是获得了初步的缓解。

    然而随着战俘的人数持续增加,西非王国也出现了一个危险的状况,那就是国民以及外国雇工或雇佣兵的数量,加起来也才那么五六百人而已。

    但是西非王国控制下的黑色战俘,却是已经达到了四万多人。

    双方的比例严重失衡,稍微遇上点什么事就有可能爆发严重的动荡,进而把陈敬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业摧毁。

    所以如今摆在陈敬云面前,最为迫切的事情就是:需要更多的人口!

    这个人口,并不是指那些没有自由的战俘,而是特指西非王国国籍或者是楚国籍的人……也就是同种同族的华夏人。

    实在不行的话,部分藩属国里的人也凑合啊,可以让那些藩属国里的人干一些低端工作,进而解放少数的楚国人劳动力,从事更重要的工作。

    华夏人太难吸引过来了,因此陈敬云就把目光放在了那些藩属国里的自由民身上了!

    而且引进藩属国人的话,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和他们签订以无偿工作若干年来抵扣船票费用的合同。

    嗯,这种模式,也就是之前那些欧洲殖民者们很喜欢使用的契约奴模式……这样能够极大的降低移民成本,甚至还能够通过移民业务获得收益呢!

    当然,即便如此,陈敬云也不是所有藩属国里的自由民都要的……比如印度南部很多人都是黑不溜秋的,陈敬云就不想要……黑不溜秋的土著在非洲大把的,犯不着还要从外界引进。

    然后一些比较特殊信仰的族群也不能要,这些族群往往非常难同化。

    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哪怕几十几百年过去他们也不会什么明显的变化,陈敬云也不想自己花钱弄来的移民,到头来还要搞什么教化政策……浪费金钱和时间。

    如此一来,适合引进的也就只有欧洲藩属国自由民,还有部分印度北部一些没那么黑的藩属国自由民,还有什么扶桑人之类的了。

    很快,陈敬云就派遣了人员前往欧洲招募移民,他们招募移民的第一站就是最近几年经济全面陷入崩溃,年年发生大饥荒的西班牙!

    最近几年西班牙这边的日子很不好过……首先是和楚国人打了一仗,因为当时楚国人在欧洲是初来乍到,西班牙也有着一定的自信,因此西班牙抵抗起来规模比较大,强度也比较激烈。

    同时信息传递速度缓慢,很多对局势了解不够及时的西班牙贵族哪怕是主力溃败后,也依旧在继续抵抗。

    由此导致了整个战争期间,西班牙地区的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战争结束后,西班牙又背负了沉重的外债,同时被迫全面放开市场后,国内手工业全面溃败。

    这些加起来,进一步加剧了西班牙内部的动荡,最后西班牙内部发生了大规模的多方内战,多个地区先后独立宣布建国……如今整个西班牙地区里一共有四个王国,彼此打来打去。

    而这也直接导致了西班牙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饥荒遍地。

    如此情况下,西非王国派去招揽移民的人,在加的斯城外竖起了摊子,只是说来招人去非洲屯垦种田,来了就管饭呢,就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当地人报名参与。

    很多人甚至连契约合同上写了什么都不在乎,只在乎对方手中的面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