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观念,让人们知道忠君才是唯一正确的。

    如今的楚国人从小学生阶段开始,就不断的接受这一观念的灌输,等到了成年人后再经历长期的相关资讯洗礼,对忠君这个观念的接受度非常高。

    大楚帝国早期和现在,在在对明王朝末期不同臣子们的问题上,态度是有极大转变的……早年把明末的一些忠臣,比如卢象升进行了诋毁和批判,就差没把卢象升说成了贪官污吏,腐朽王朝的反动顽固分子了……

    但是到了现在,宣传口径又发生了改变,开始赞扬卢象升的忠君爱国以及最后的死战不退!

    这些批判或赞扬,不是罗志学个人对他们的喜好,纯粹是出于政治宣传的需求……

    以前帝国的根基还不算牢固,并且对明王朝的遗老遗少等残留力量保持了极大的警惕,不仅仅进行人体毁灭,还在社会舆论上通过不断的抹黑明王朝,进而印证自家大楚帝国王朝的正确性等。

    但是到了现在,帝国的基据已经稳固无比,同时明王朝所谓的残余势力也早就被横扫一空,人们对几十年前的明王朝甚至都有了厌恶心态后。

    帝国也就懒得污蔑明王朝了,而是开始对明王朝有了一些比较正面的宣传,比如说天子守国门,不和亲等政策,还有对一些忠臣们进行宣传,给卢象升翻案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这个时期,大楚帝国礼教部已经不在乎民众对明王朝有好感了,而是开始更加注重社会伦理道德的建设。

    忠君,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但是忠君理念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和其他几种相互搭配在一起的,比如亲……就是说孝亲顺长,而这个也是帝国高层持续宣扬的仁孝治国里的孝了。

    忠孝,这两个字自古以来就是搭配在一起的!

    谈起忠的时候,你就不能落下孝这个字!

    前者意味着军国大事,后者意味着家庭!

    儒家里经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就是以忠孝为核心的。

    而天地君亲师里的师,也是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一部分,尊师重道是广泛的社会基本道德之一。

    在大楚帝国里也不例外!

    所以大楚帝国里的老师们,其实社会地位挺高的……很受人们的尊重,官方甚至把先生这个词,作为专门称呼老师们的尊重……老师们以前普遍称之为教习、山长、或者塾师,西席,先生等称呼,不过很多称呼,比如教习,那只是个职务称呼,不能彰显尊重。

    而师长这个称呼,是笼统称呼,不仅仅是说老师,还包括长辈呢……

    所以官方干脆把‘先生’这个词作为老师们的专有尊称使用!

    宋二牛回来家乡,第一天和家人一起度过,第二天和家人以及族老们度过,说的还是祭祖这种大事。

    体现的是孝!

    而第三天他带着厚礼去拜访看望幼年时候的老师,体现的尊师重道……

    这一次拜访的时候和昨天看望族亲可不一样,没有各种很骚包的排场,就算是礼物也不是单纯的土特产,而是很低调的乘坐了一辆普通马车,穿上了传统青色儒服,而拜访所选择的礼物也都是精挑细选的礼物。

    一套上好的笔墨纸张,以及一副寒竹图……看似淡雅,但其实老贵了!

    文具倒不算什么,但是那幅寒竹图可是一个名气不小的画家作品,很贵的……他老师那天要是手头紧了,拿出去卖掉分分钟到手两三百楚元。

    给读书人送礼嘛,不能太庸俗……

    但是也不能真的太廉价……你这么一个大老板回来看老师,送的这么寒酸什么意思啊?看不起我啊?

    所以为了避免麻烦,宋二牛在之前秘书的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