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国的纺织业除了供应本国五亿多人口外,还供应印度,西亚,欧洲,非洲等各大洲数以亿计的人口穿衣需求。

    这加起来是十几亿人的纺织市场呢,而且这纺织业的核心并不是大楚帝国里传统的昂贵,作为奢侈品的丝纺,而是便宜走量的布纺以及毛纺。

    庞大的需求,庞大的产量,进而催动了同样庞大的机械设备需求,交通运输需求。

    不说别的,只说这两年兴起的新型棉纱技术,直接影响到了上下游无数企业,汉天机械公司研发出来了新型棉纱机,还有其他诸多厂商配套供应的新型设备,这些设备背后还有诸多零部件,材料供应商,重型工业设备供应商等等。

    光是一个新型棉纱技术的兴起,就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数以千计的机械、冶金相关厂家。

    这还是新型棉纱技术兴起后,大楚帝国的棉纺产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机制布匹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更多更廉价更好的布匹开始供应国内,后续必然也会供应海外市场。

    围绕着新型棉纱制造的布匹,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又牵扯到了棉纺行业本身的相关产业链,比如织布,印染,成衣,还有运输,销售等等。

    从头到尾,纺织业几乎和整个工业体系都能扯上关系,并且影响重大。

    这也是为什么大楚帝国在纺织业这个核心产业里,一直都是投入相当多的研发经费扶持以及政策扶持的缘故。

    为了让帝国的棉布卖到欧洲去……大楚帝国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打一场欧洲贸易自由计划。

    今年春天刚把西班牙干趴下,如今正琢磨着杀入法兰西,获得庞大的法兰西纺织市场……

    而类似纺织业的其他一些核心民生产业,是大楚帝国多年来的投入的主要方向,相对来说其他一些暂时没能影响民生的产业投入就少了一些。

    电磁方面的科研投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长时间都没有太多……这并不是罗志学不重视也没有投入,实际上罗志学对电磁相关领域的研究一直都比较重视,科研投入也都不少。

    但是事情都得分先后,而帝国在科研领域能够投入的资源也是有限的。

    这甚至都不是说钱不钱的问题,毕竟对于一个大一统,自己发行货币的国家而言,其实钱这东西没啥实际意义,只是一个维持统治的工具而已。

    这里说的可言投入,指的是所谓科研经费以外的东西,比如说顶级科研人员,顶级科研设备。

    而这两种,都不是钱能够短时间解决的!

    顶级人才的出现,除了培养体系外,其实也看运气……顶级科学家不是大白菜,不是你想要培养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来的,这还得看人才自身的天赋情况。

    而一些顶级的科研设备,在市场上虽然有价格,但是往往是处于有价无市的地步,因为标价十万楚元的某种顶级设备,并不是你想要卖就能买到手……并不是工厂不想生产而拒绝你的订单,而是人家的产能就这么点……为什么产能就这么点,这又和顶级的人才稀缺有关系。

    因为相当多的顶级科研设备因为过于精密的缘故,诸多核心零部件都是需要经验丰富的顶级工匠们,通过借助现代设备加工,或者干脆手搓出来的。

    而顶级工匠的培养是没办法速成的……大楚帝国积攒了三十几年才积攒出来这点顶级工匠,想要短时间内增加顶级工匠的数量不太可能。

    这种对经验要求非常高的顶级人才,只能用时间耗,没办法速成。

    反应到顶级的部分科研设备或工业设备里,它就没办法量产……多少钱都不行。

    当顶级人才以及设备的数量都一定的,并且难以短时间快速增加的情况下,自然是有些项目能够获得多一些,有些项目就少一些的人才以及设备支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