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老兵们,特地开设了好几期的专门陆军军官速成班……就为了给他们解决军衔问题以及后续的退役待遇问题。

    那个啥,人家在你罗志学手底下不过几千人的时候就跟着你了,如今你夺取了天下坐上了皇帝宝座,总不能太过亏待当年的老臣子不是。

    而且这些人也没犯过什么大错误,罗志学于情于理都不能不用管不顾。

    王立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入读了军官速成班……这也是大楚帝国陆军军官学校里,最后一次大规模设立速成班。

    再往后的话,速成班这种典型的战争时期特殊军官培养机制被撤销,后续立功士兵都是直接入读陆军军官学校正式班,文化水平不够,就先上一两年文化课。

    王立清读了半年速成班期间,凭着大楚帝国陆军军官的身份,娶了松江一个纺织商人的独女为妻。

    后来当军官没两年,就遇上陆军在东掳战争后,进行大规模的整编,他所在的部队长期驻防在江西大后方,直接就被裁撤合并的序列……虽然当时也能继续服役,但是要分配到云贵偏僻地方里驻防的丙等师……他和妻子一商量,干脆顺势退役转业算了。

    那个时候,为了鼓励军官主动退役转业,给出的退役转业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当时分配的话,他可以选择在江西某镇当巡警站的副站长,这职务其实还算可以……相当于后世派出所副所长了。

    在当地不大不小也算是个体面官家人。

    要么直接拿一大笔钱退役金,从此和官方两清……

    王立清这辈子穷怕了,对大笔的退役金很动心。

    而且江西那边对于他而言,只是驻扎了一年多的地方而已,他甚至连当地人说话都听不懂……

    同时他妻子也不想陪着他在偏僻小地方过日子……劝着他直接搬家去松江,说父亲会帮他安排事业,创办一个纺纱厂。

    所以他干脆拿了大笔的退役金,带着老婆和孩子到了松江……然后在岳父的帮衬下创办了安华纱厂。

    在岳父的教导护航下,开启了自己的商人生涯!

    又过了几年,王立清的岳父开始沉迷于酒色,最后心满意足的死在了青色小楼里……他岳父找小姐姐争风吃醋,和他人斗气拼酒,硬生生把自己给喝死了。

    岳父幼子早夭,岳母早亡,只有王立清妻子这么一个独女,这岳父留下的一笔不菲的资产,自然也就到了王立清妻子的手上。

    靠着妻子私人资产的资助,安华纺纱厂迅速壮大,短短几年内就从几十人的规模做到了两百多人的规模,并一路稳扎稳扎继续壮大。

    到现在,安华纺纱厂以及几个附属的小分厂,总员工已经达到了八百多人。

    这规模虽然也不算什么大型纱厂,在松江里更是算不上什么大型企业,但是也算可以了。

    只是发展到了现在后,安华纺纱厂遇上了第一次真正的危机。

    纺纱技术革新带来的危机,王立清很清楚,这一波如果能够及时更进说不准还能够更上一层楼,真正的成为松江城里第一梯队里的纺纱厂。

    但是如果没能及时跟进,那么就会成为技术革新下无数牺牲品的一员!

    所以这一次汉天机械公司带来的纺纱技术革新,不管如何他都是要及时跟进的!

    唯一的问题是资金不足,银行贷款的话难度很大,尤其是没有什么担保的情况下。

    这想来想去,资金问题恐怕还是要向妻子求助才行……

    他妻子不懂做生意,更不是什么女强人,早些年还把得自岳父的遗产投入了一部分到纱厂里资助丈夫。

    剩下的那些她为了稳妥,基本都用来购置地皮,住宅,商铺等各种不动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