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淘金赚了不少,但是最后一算,尼玛,还不如在国内的时候给那些黑心老板打工存的钱多。

    黑心老板们虽然给的工资不多,但是人家也不给你花钱时间啊,一天到晚都在工厂里上班,天天还加班,你兜里存着有钱想要去青色小楼,都没时间去……

    】

    淘金一年多,存的钱不多,而且身体也搞的不好了。

    在矿区里淘金,这些个人淘金的人员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工作强度也大,长时间下来身体负担也很大。

    最近赵感通反复思量了许久,最终决定还是不淘金了,这破地方有毒……

    拿着好不容易存上的几十楚元,赵感通到了双河县县衙门里申请了一块免费的土地,准备和很多淘金客们一样,自己种地去了。

    赵感通虽然只是单身狗一条,但是依旧获得了上百亩的免费土地,这些土地虽然还是荒地,但是附近已经没有土着活动了,算是比较安全的土地。

    这也是官方免费发放土地的主要土地类型。

    实际上,如果你人数多,敢去更偏远的地方,有土着活跃的地区屯垦的话,这个数字还能再翻好几倍。

    反正那些土地还在土着控制区范围内,官府免费给起来一点都不心痛。

    如果是你出钱购买土地的话,这个数字还能再增加。

    虽然在本土区域里施行了非常严格的土地管控制度,但是在海外领地却是例外,在海外领地里私人拥有的土地数量都非常大。

    当然,这也和楚国人在海外屯垦,因为缺乏劳动力,同时土地又多得很,因此为了尽可能的开发更多的土地,官府是鼓励农民耕种更多的土地的,基本上你能种多少,官府就敢给你批准多少。

    前提是要耕种,长时间不耕种的话是会被回收的。

    因此海外的移民,尤其是美洲这边的移民肯耕种,普遍采用的是马耕,简单省事并能耕种更多面积的土地。

    讲究的不是每亩产出,而是每人产出。

    赵感通申请获得的土地,位于双河县城西北方向大约十多公里外,在这里有一个新开发的小型移民定居点:松溪村。

    目前人数不多,只有两百多人而已,但是这两百多人却是种植了周边大片的土地。

    赵感通如今,也成为了这两百多人的一员,并且抵达松溪村后,顺利加入了当地民兵,并免费领取到了民兵的配枪,一支看起来还很新的十三年式燧发枪改装而来的火帽击发枪。

    大楚帝国在过去的多年里,曾经生产了海量的十三年式系列燧发枪,各种子型号非常多,广泛装备陆海军以及巡警,以及民兵部队。

    后来火帽击发枪出现并批量服役后,这些十三年式系列的燧发枪很多都经过了改装,从燧发改成了火帽击发。

    这些改装后的这些旧款枪支,一般也被称之为二十一年式火帽击发枪,其中一部分依旧在军方里大量服役。

    实际上,这些改装而来的二十一年式步枪,和全新生产的二十一年式步枪也没啥区别……因为二十一年式步枪本身就是在十三年式步枪里改进了击发机构而来的,其他结构基本一致。

    真正有所区别的是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但是整体改进也不大,尤其是枪管上,哪怕开始烤蓝防锈技术,但是整体来说使用的还是非常成熟且廉价的老旧技术。

    毕竟这玩意,一开始陆军只是作为过渡武器使用的,就没想过能用这么久。

    结果,好多年过去了,线膛枪迟迟难产,导致本该过渡使用,随便生产一二十万支就算了的二十三年式步枪,硬生生的持续生产了八年之久,并且现在都还在生产,总产量已经突破百万支了。

    不得不说,这是非常尴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