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傻,不可能前脚杀了他们的家人,后脚又把他们带回来当人才用的。

    实际上七个读书人虽然是被绑着回来的,但真不是那些被灭家的地主子弟,而是那些投降限粮后的各地主家庭子弟。

    把他们带回来一方面是当人质,这样那些投诚的地主就不会瞎搞了,也方便下一次他们继续去征粮。

    另外一方面嘛,林冬生听罗志学说过好几次缺读书人了,所以就干脆把这些人绑了带回来。

    罗志学看到这七个读书人后,没有第一时间就进行招揽,而是把他们先是扔到了战俘营里干了几天活,再让人挨个谈话。

    无非就是给他们两个选择,一个继续在战俘营里干活,另外一个则是进入各处当文书。

    都是干活,但是待遇却是截然不同。

    这七个读书人又不傻,人家也知道一旦去什么各处干活,就等于投贼了,这投贼后一旦事情暴露,别说以后想要去科举了,说不准家里都会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他们开始一个个都拒绝了。

    然而几天下来,也都陆续屈服了。

    战俘营的日子可不好过,天天累的半死还吃不饱,再铁的汉子也熬不了多久啊。

    就连黄光茂这个正四品的都司将领,都受不了战俘营的苦楚,前天都是主动说要为保乡营效犬马之劳,对这人罗志学还比较重视,直接给了他一个参谋处高级参谋的虚衔,也不用干吗,先观察着。

    那几个读书人受不了陆续表示投贼之后,甭管他们愿不愿意都是陆续到了各处干活了。

    看到效果良好之后,罗志学很干脆又让王大壮带着人再走一趟,把他之前去过的各村里的读书人也‘招募’过来。

    罗志学估计着,有了这一批高级人才,再加上之前招揽的山民中的人才以及战俘中里投诚的人才,这初步的管理体系应该是能够建立起来。

    至少,公文有人写有人看了不是。

    而这,对于保乡营而言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