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很高昂的,明王朝为什么放任南京皇宫逐渐腐朽,最终变成一片废墟……还不是因为维护成本太高。

    对于帝国而言,维护一座没啥用的前朝宫殿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变成什么博物馆收费参观也不可能,在这年头谈旅游业,太扯澹了!

    所以经过商议后:拆!

    拆掉能节省一大批的维护费用,还能弄出来大批的珍贵建筑材料运往金陵城,然后用于新皇宫的修筑。

    至于什么建筑文物,历史意义之类的,建筑文物不需要,而历史意义更不能存在……如果可能,帝国高层恨不得把整座幽州城都给拆了,让前明王朝的痕迹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尘埃当中!

    新旧交替嘛,总是这么残酷的。

    在紫禁城以及其他众多前明藩王府的尸骸中,金陵皇宫在短短几年里就快速成型。

    如今众多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工,剩下的就是一些收尾工作以及皇宫外的外围御花园了。

    这个御花园说是御花园,但实际上就是环绕皇宫的巨大永久性防御工事,有着密集的壕沟体系以及堡垒体系,这些防御工事修起来也是相当的麻烦。

    毕竟这不是普通的野战工事,不是随便挖条沟,弄个防炮洞,搞个环形沙袋就可以的,这些搞出来的野战防御工事,不用几年就会不成样……

    作为永久性防御工事,不仅仅要确保防御能力,更要确保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依旧完好。

    比如壕沟这么多,其中的排水设施就不非常麻烦,比皇宫的排水还要麻烦。

    尤其是北部区域里,靠近玄武湖,甚至不少地方都是填平玄武湖而来的,本来排水就不咋地,容易内涝,而防御工事里还有大量的壕沟……为了避免这些壕沟在下雨的时候直接变成水沟,就需要完善的防御设施。

    最终,这些地方的防洪设施采取了唯一靠谱的方桉,那就是垫高……

    往下挖是不靠谱的,只能是垫高!

    就和皇宫一样!

    大楚帝国的皇宫,可没有直接在原地废墟里修房子,而是先进行了垫高……

    明王朝洪武时期修的时候已经垫高了一部分,但是还不够……大楚帝国修的时候又给垫高了很高。

    所以,整个大楚帝国的皇宫,其地势是要高出周边地区的。

    而御花园的防御工事,也是采取了垫高的方式,当然不可能是全部地形垫高,而是在主要的防御节点里进行垫高……要不然工程量就太大了。

    按照预估,如果资金顺利到位的话,那么等到明年,金陵皇宫以及外围的御花园/防御工事,以及其他的各衙门的办公建筑、西城墙,将会陆续完工。

    一切都顺利的话,明年秋天,罗志学就能带着一票妃子、儿女搬入新皇宫,同时各大机构也会搬入皇宫附近的各机构的办公建筑办公。

    整个帝国的政治中心,将会全面搬入金陵城东城区。

    当然了,前提是建设资金能够获得保障,而这一点也不用太担心,大楚帝国的财政家底还是很丰厚的。

    再者,按照大楚帝国如今的财政理论,收上来的税、抄没的各种行政收入就是要花出去的。

    而在怎么花钱这一件事上,大楚帝国和传统王朝可能不太一样,很少会把资金直接发出去,而是倾向于拉动就业,创造消费需求上。

    最普遍的例子还是‘以工代赈’,以工代赈这种模式,究其本质还是为了拉动就业,增加民众收入,让民众具备基本消费能力。

    而其他的大型基础工程其实也是差不多同一个套路,比如众多的防洪抗旱水利设施,绝大部分都是在农闲时分招募农村青壮进行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