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大规模量产的东西,注定就只能用于一些特殊行业,而没办法用于大批量生产的行业里头。

    国防产品,那可都是大批量生产的,你弄个没办法量产的东西出来,对于拥有数十万大军的楚军而言,没有太大意义。

    而同那些勉强能够达到低碳钢水准搞出来的板甲,如果要想做到防火枪的话,那么就要很厚,至少也要六七毫米,甚至更高一些。

    但是以这样的厚度做成全身盔甲,重量就太大了,士兵也好,战马也好都承受不了。

    所以摆在楚军勉强的问题就是,要么减小防护面积,要么减小盔甲厚度。

    而这两条路线,楚军其实都有推进……

    陆军那边的精锐掷弹兵们以及骠骑兵们,其实他们也开始小批量的装备新式的盔甲,也就是板甲了。

    当然了,不是那些电视电影里骑士老爷们穿的那种从头包到脚的铁罐头,就是个普通的板甲。

    其中掷弹兵们配属有一种全身板甲,厚度比较薄,防护面积极大,整体来说比以往的熟铁全身盔甲,防护性能要好不少,不过照样挡不住中近距离的子弹。

    骠骑兵们,则是有少数部队配属了轻型的半身板甲,厚度和掷弹兵的相当,但是因为防护面积更小的缘故,所以重量也更轻。

    而第四胸甲骑兵团的胸甲,因为放弃了更多防护面积,专注于前方躯干位置的防护,因此厚度更厚,其中正中间最厚的地方,达到了七毫米。

    可以有效的抵抗中远距离的子弹。

    如果是近距离的子弹,多次实弹测试表明,大部分时候会被击穿,哪怕没被击穿,但是子弹的巨大冲击力也会造成板甲内凹,进而对人体造成创伤。

    这种胸甲,目的非常的简单而纯粹,就是为了能够挡住中远距离的子弹。

    至于说对冷兵器的防护,其实还没骠骑兵的那种轻型半身甲好,人家骠骑兵的轻型半身甲虽然薄的纸一样,但是普通距离内挡住弓箭还是没问题的,对冷兵器砍噼刺之类的也能防住,同时防护面积更大,除了躯干外,还能保护骑兵的双手,大腿这些部位。

    不像是胸甲一样,只在躯干部位有着孤零零的一块板甲,而且只有前面的才厚实,背后的胸甲很单薄。

    双手和大腿这些位置也没保护。

    然而,第四胸甲骑兵团之所以依旧装备胸甲,那就是近卫军高层认为,未来……不对,现在已经是枪炮的天下了。

    除了一些土着屌丝,谁还傻乎乎用弓箭和刀剑长矛啊!

    就算是对面的东掳,人家也是大规模使用火绳枪和火炮的。

    如此情况下,对子弹的防护要更加重要。

    至于说对冷兵器的防护,对面都用刀剑长矛加弓箭了,你还傻乎乎骑马冲上去和他们玩肉搏?

    你就不会远远的用骑兵炮和骑兵燧发枪干他娘的啊?

    人家大几十年前的明军都知道怎么用火器对付冷兵器部队呢……戚继光就是拉着轻型火炮以及三眼铳之类的火器吊打蒙古的骑兵。

    没道理楚军的骑兵部队跟智障了一样,非要放弃火器优势,然后冲上和只有冷兵器的敌人傻乎乎玩肉搏啊!

    尤其是楚军骑兵部队的火力很变态的情况!

    山海关前线的三个骑兵师里,每一个骑兵师都配属一个骑炮团,配属二十四门两斤半、五斤骑兵炮,这火力能直接吊打戚继光时代的边军,嗯,顺带也能吊打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包括步兵火力什么的。

    人家东掳人在辽西一线,十几万大军一共也才两百来门长管火炮,但是楚军三个骑兵师,万把人就能拉出来大几十门火炮。

    这还没比质量呢!

    第四胸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