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带着一票石家子弟入仕。

    要说损失,那可大了去!

    要说风险,那也是巨大无比,如果当初的大楚帝国被明军剿灭,石家分分钟灭族的下场。

    但是你要说收获,那也大了去!

    石家成为了衡阳府里,仅剩下一个能够保住除了土地以外,众多产业的地方豪族,同时又被当初的大楚帝国坐镇楚南的军政官员欣赏,列为了士绅典型。

    后续给了他们不少好处,比如帮忙官办产业收购原料,运输货物等一些订单,还指点他们搞了个农机作坊,用官办钢铁厂提供的铁料打造各种农具炊具贩卖,而这年头涉及到铁的东西,那基本都是很赚钱的。

    这一来一回,他们石家发现钱非但没少,反而还变多了……

    同时石家一大票人也是成功入仕为官,虽然绝大部分都是低级官员,但那也是官员。

    后来国朝号召有志青年报考军衔,作为士绅典型的石家,先是把二房的几个人给送了过去,又过了一年,等石远凯满十六岁后,又把石远凯这个石家长房嫡长子给送去了陆军军官学校。

    这石家,基本上那个时候就和大楚帝国彻底绑死了。

    嫡系三房,旁系各房,有十几个人入朝为官,有五人入军校从军,还动员了一大批附近村庄的普通青壮,嗯,也就是他们曾经的佃户子弟,护院什么的参军入伍。

    而这样做的石家,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他三叔如今已经高升为了广西布政使,正三品,并且有很大概率在最近一两年里再进一步。

    这是他们石家在过去百年来,在政坛上走的最高的一次。

    不过相对于在政坛里比较顺畅,他们石家子弟在军界就混的不咋地了,在石远凯之前已经有了四人从军,可惜都混的不咋地,现在石家把希望放在了石远凯身上!

    但是之前四个人混的都不咋地,军校学习成绩不行,毕业后混的也不行,虽然在大扩军之中也爬的比较快,但是始终都没能在主力部队里捞上一个营团主官的位置。

    他的二堂哥算是混的比较好的,但是现在也只是个中校团长,而且还是在乙等师里……

    乙等师里的中校团长,含金量还不如甲等师里的少校团长呢……

    如今楚军里的乙等师,基本上是沦为二线和三线兵力了,集中部署在边镇要地的乙等师都还算好,好歹还能捞点功劳,但是分散驻防在各地的乙等师,那基本都是养老的去处,或者说是失败者的去处。

    那些在甲等师里犯了小错,或者升迁无望,上头看不上的军官们,最后他们去那里了?

    开国初期,而且军队里对军官的数量也比较缺乏,所以大规模退役是不现实的。

    实际上上,这些人最后基本都被安排到了乙等师以及地方守备司令部了。

    让这些人在地方守备司令部以及乙等师里干几年,过渡一段时间内,如果表现的可以,那么还能继续留在军中干下去,如果还不行,那么也只能转入预备役,然后安排转业了。

    罗志学基本上不会搞卸磨杀驴的事,哪怕是最早期里跟着他的那一批流贼出身的将领,虽然能力已经远远跟不上了,但是罗志学还是会给他们安排一个闲职,赏赐爵位。

    权力给不了,给了也是害人害己。

    但是荣华富贵罗志学一向来都是不会少给他们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楚帝国陆军里的大批乙等师,其实也是承担了陆军对主力部队整编换装,更新换代过程里了,接受大批不合格,跟不上时代军官乃至普通士兵的作用。

    这也是大楚帝国为什么大规模筹建乙等师的缘故,从开始的几个,再到二十多个,现在规模都已经扩充到四十多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