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正继续当流贼已经是没有前途了,还不如直接投降呢,好歹能够给一些追随他多年的兄弟们一条活路。

    楚军对投降的敌军还是一如既往的优待,只要率部投诚,性命还是能够保住的。

    同时张献忠还获得了中校军衔的虚职。

    不过张献忠对在大楚帝国里继续从军当官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以前好歹也是个领军数万,纵横数省的勐人,怎么可能甘心跑到楚军里当一个小小的中校,而且还是空有军衔的虚职顾问……

    只是不甘心这又如何,他空有野心,但是没这个实力,而且大局势也不允许啊。

    张献忠心灰意冷,不甘又无可奈何的时候,他手底下的不少人却是有了新的奔头。

    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就是其中之一,这人本来叫李定国,被张献忠收养后改姓张,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张定国。

    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已经是多次率军作战的老资格将领了,这一次他也随同张献忠一起投降了,投降后他也被授予了上尉军衔。

    因为李定国投降后军衔比较低,而且也不是和张献忠这样是属于领头人,所以楚军对投诚过来的低级军官的管理要更宽松一些,不会来一个什么软禁,监视居住。

    而是会根据他们各自的意愿进行后续的安排,不愿意从军的回家,愿意干其他的安排到其他系统。

    愿意继续从军的话,则是需要通过考核,考核通过后会安排到专门面向降将的培训学校里去学习,这种学校里学习的内容也不是什么军事内容,而是政治内容。

    政治学习结束,并通过考核之后,那么才会安排他们去军官学校的速成班进行学习。

    学习结束后,才会进行分配到一些副职,非主官职务,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核后,才会逐步正常化任用。

    李定国想要继续从军,所以当场就表示了希望继续从军,因为态度诚恳,也通过了考核,当即就拿到了前往襄阳进行政治学习的门票。

    不过张献忠麾下几个重要将领里,也就他能进入襄阳政治学院学习,其他几个人都没能进去。

    比如孙可望,这人早死在了楚军火炮之下。

    刘文秀,虽然也想要去政治学院学习继续从军,但是考核没通过……

    艾能奇表示要当富家翁,不愿意继续打打杀杀了。

    所以最终张献忠手底下四个重要将领,也就只有李定国通过考核并参加政治学习,并未来继续从军。

    张献忠所部被击败后投降,并且结局似乎还不错的样子,这也刺激到了还在秦岭里躲着的李自成以及他手底下的一些将领们。

    他们也想着要不干脆投奔楚军算了,投过去别的不敢说,但是一个富家翁还是能保住的。

    别说李自成他们了,就算是孙传庭手底下的不少将领听闻张献忠投诚后,都是琢磨着要不要投诚。

    天下大势如此,孙传庭所部也好,左良玉所部也罢,想要投楚的可是多的很。

    不是每一个人都和孙传庭一样,固执的认为明廷还没亡,认为能够抵抗楚贼,继而中兴朱明王朝的。

    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和左良玉这样野心极大,想要割据地方,自己当老大的。

    更重要的是,随着幽州城破,崇祯自杀,在很多人看来,大明王朝已经亡了。

    现在,大楚王朝才是华夏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