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罗志学率领第一近卫师、第四师以及三个臼炮团等主力持续北上,而第十五师的部分部队则是留守扬州,通州等地。

    而在罗志学沿着运河前往淮安的时候,大批大楚帝国的内河运输船队,已经是在海军的内河战舰以及步兵的掩护下,朝着淮安驶去了。

    在打通京杭运河扬州段的第一天开始,大楚帝国后勤部就组织了五百多艘满载各类作战物资以及粮食的船只沿着运河北上了。

    不过别看有五百多艘很多,但实际上也没多少……

    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是有限的,这些船只也都是一些小型的漕船,搭载物资的数量并不多。

    当这些满载物资的船只先一步抵达淮安城的时候,淮安城外的第三军也是获得了大批紧缺的弹药。

    紧接着,第三军就对淮安城展开了多场的试探性进攻。

    等罗志学率第一军等部队抵达淮安城外的时候,第三军都已经把淮安城外的外围工事打的差不多了。

    而且随着大批四十八臼炮,十四斤重炮抵达,实际上单凭第三军自身的两个半师,就已经足以拿下淮安城了。

    但是为了保守起见,也是为了降低伤亡,楚军还是把第一军所属的两个师投入了战斗。

    三月十七日,数万楚军在罗志学的指挥下,开始对淮安发动了全面总攻!

    数百门火炮狂轰滥炸下,防御体系不如扬州城,兵力也不如扬州城的淮安城,哪怕是有着杨嗣昌亲自督战,也免不了陷落的命运。

    楚军的炮火之勐烈根本不是明军所能抵抗的。

    更别说楚军还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足足四个半师以及四个臼炮团再加上部分工兵,海军兵力,足足六万多人参与了淮安战役。

    YY

    如此劣势下,杨嗣昌所部连三天都没能坚持住。

    三月十九日,楚军的步兵就已经杀上了淮安城头!

    当晚,听闻楚贼已经突破城头后,绝望之中的杨嗣昌突发中风,继而昏迷不醒。

    次日太阳初升之际,已经昏迷了一夜,病若游丝的杨嗣昌终于停止了呼吸。

    于此同时,淮安城门楼也升起了一面巨大的楚陆军军旗‘黑边红底黑龙持剑旗’。

    远远望去,彷若一头黑色巨龙抓着一柄长剑迎空而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