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作战,而近卫师则是继续东进参加江南战役,因此赣北一系列战役后,第三军就是被正式撤销。

    燃文

    这三个军之所以被陆续撤销,那是因为这三个军都是纯粹为了东进战役而临时组建的,并不是固定编制的军。

    楚军之前也好,现在也好,从来都没有设立过这种固定编制的军级部队。

    包括各守备司令部也同样如此。

    楚军里,最大的固定编制部队,就是师了。

    毕竟师就已经够大的了,一万四五千人呢,如果两三个师组成一个固定编制的军,那么这个军就能够达到四五万人。

    而楚军正规军里一共也才二三十万呢!

    不管是出于兵权掌控,还是出于战略安排,罗志学都不太可能长期的设立多个固定编制,兵力好几万的军级编制的。

    罗志学都是通过守备司令部,临时设立的野战军来集中更大规模的兵力,进而发起大规模作战的。

    之前东进战役是这样,两广和闽浙战役也是如此,楚北的北线以及西线等方向,也是如此。

    现在搞江北战役里,自然也不会例外。

    罗志学直接设立了第一军和第二军、第三军。

    第一军,辖第四师、第一近卫师这两支已经在运河一线作战的主力部队。

    第二军,则是辖第八师以及从后方增援上来的第二十师,,用于合肥、凤阳一线,乃至未来河南方向的作战。说起这个第二十师,还是得益于乙等师第一百师,第一百零一师的编练,并接过了后方要地的弹压任务,这才能够让陆军把第二十师这个野战部队抽调出来用于合肥、凤阳方向。

    第三军,辖第一师、第十师、第十一师,而这三个师乃是清一色装备燧发枪,采用新式战术的部队,而这个军,实际上才是后续用于北伐的核心主力部队。

    因为燧发枪部队的战术战法和旧式部队不一样,楚军高层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干脆把预计参加北伐作战的这三个新式部队,都集中编为一个军单独作战。

    除了这三个军外,在江南后方还会有第二近卫师、第十五师主力以及第二十二师,一方面是弹压当地维持当地的局势,一方面也是作为整个北伐部队的战略预备队。

    随着这三个野战军的编成,北伐作战也是正式拉开了序幕。

    但是最先引爆战斗的并不是在扬州,也不是在合肥,甚至都不是除州等地,而是在看似不起眼的海州沿海的郁洲岛。

    正月二十五日,大楚帝国的北洋舰队汇集上百艘战船以及一百多艘的运输船,搭载了海军自身的一个陆战营和陆军第十五师派出的一个加强旅,对郁洲岛发动了登陆突袭。

    并且只用了半天时间,就顺利攻占了该岛,随即朝着内陆的宿迁直奔而去。

    紧接着,楚军第一军的第四师对扬州发动了大规模炮击,北边的第一近卫师,则是从天长出发,直插扬州背后的高邮州。

    而楚军第三军这支核心主力部队,在第一骑兵旅的配合下,直接从天长一带向北发动了突袭,两师直扑淮安,一师杀向泗州。

    短短几天内,楚军就对整个江北的运河沿线发动了勐攻,并不是之前宋祖舜、杨嗣昌他们预料的那样,只是单纯的强攻扬州。

    海军方面也是派出了大批搭载了重炮的内河战舰,冒险驶入运河炮击扬州城。

    陆续得知各地都遭到楚贼袭击消息的杨嗣昌,结合了多方面传回来的消息,再一对比地图后,都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天杀的楚贼,好大的胃口,好大的胆子!”

    杨嗣昌此时那里还看不出来了,按照楚贼的这种战略部署以及突袭方向,这绝对是奔着把徐淮运河沿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