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太高,但是总比文盲强得多。

    而在作战过程里,不可避免会有将士受伤,其中一部分受伤后不适合继续从军作战的将士就会退役,并安排到行政系统里任职。

    这一部分其实暂时数量也不多,因为保乡军作战伤亡一向来都不大,而其中一部分受伤后没死,但是又不适合继续从军的人就更少了。

    但是这些人却是让罗志学非常重视,往往都会安排到重要位置,尤其是在地方上掌管武力的巡警、税警两大机构上。

    因为这些人某种程度上来说,才是大楚帝国的基本盘。

    大楚帝国从保乡军时代开始,就是一支军队!

    现在的大楚帝国,其实就是披着国家名头的军队,军方才是主体,而行政官员们其实都是为了军方而服务的。

    这主次关系可不能搞混了。

    退役将士、招募的读书人、降官再加上部分伏牛山时期的老人,这一起构成了保乡军目前的文官体系。

    这样比较混杂,水平参差不齐的文官队伍,自然是不咋地的。

    但是罗志学也没指望他们能够有多好啊,只需要能按部就班的维持民生和生产,不至于让地方发生大规模动乱就行了。

    至于真正的地方治理,那只能是后头慢慢来的。

    首先,这官员数量得补充上来再说,连官员都没几个,没人做事的情况下谈个屁的施政啊!

    如此背景下,到汉阳城访友的张子晋也是顺势成为了大楚帝国的一个官员。

    他在先一步投楚的方旭秉的介绍下,和大楚帝国吏务部负责此事的文选司官员深入谈过后,就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不是他不谨慎,而是对方给的太多!

    那文选司司长似乎特别满意自己的才华,尤其是自己关于科举上的一些见解,谈完话就就直接扔过来一顶正五品的官帽子。

    而且还不是地方官,而是礼教部科举司下属的督学官,直接参与即将开始的登极恩科事务。

    他暂时还搞不太懂罗楚王朝的官制,但是他却是知道在明廷那边,督学官这种位置绝对是坦途!

    既然罗楚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张子晋不知道,二十六个主动投奔过来的举人或致仕官员,全都是被授予了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