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之间的出行,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轮船,而不是铁路!

    当然了,没有船只抵达的内陆地区那就没办法了,只能选择铁路运输。

    航运成本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更便宜,这是大楚帝国大力发展航运的重要因素,而苏伊士运河能够大幅度的缩短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航运距离,进一步降低航运成本,同时避免好望角危险海域的危险,让中小型船只也能安全顺利的往返欧洲和亚洲之间。

    这就是苏伊士运河的巨大战略价值!

    为了这个战略价值,大楚帝国不惜前后花费十余年,前后投资达到数千万楚元,就为了开挖这条运河。

    而类似情况的运河还有巴拿马运河。

    如今,耗费了大楚帝国众多人力物力的苏伊士运河终于是建成了。

    承顺五十二年四月二十九日,运河的部分收尾工程也全部完工。

    这意味着,这条在承顺三十年代末就开始进行规划勘测,并在四十四年开始设立运河公司,并在当年正式动工建设,前后一共挖了足足八年之久,一共投资接近四千多万楚元终于建成了,一开始的预计投资成本是三千万,但是后续不断的追加成本,导致最后的投资总额超过了四千万楚元的巨资。

    不过即便是四千多万楚元的投资成本,实际上已经非常低,甚至说得上是节省了,因为大楚帝国挖掘的运河规格上,要比原时空法国人开挖的运河规格要更高……但即便如此,法国人当年也花了足足一千八百多万英镑,用黄金计价的话,大概是四千万楚元左右。

    看似价格相当,但实际上楚国人挖的运河规格要更高,施工量更大……法国人挖的苏伊士运河,水深大部分河段只有八九米,而通航水深只有七米。

    但是楚国人挖的运河,通航水深是十三米,哪怕是去掉安全余量,也能安全通航吃水十米乃至十一米的大型船只。

    而二战期间的小日子的大和级战列舰,吃水也不过十点四米,美国人的衣阿华战列舰吃水也就十米。

    二战期间的两三万吨的航母吃水普遍在七八米,二战后的超级航母则是在十一米上下。

    也就是说,单纯从水深角度来看,大楚帝国建设的这条苏伊士运河,完全能够满足原时空超级航母的通航……当然为了安全最好是要轻载通航。

    当然,其实大楚帝国海军方面并没有对运河的水深提出这么高的要求……因为海军自己也没有想到过自己以后会建造这种五六万吨,甚至十万吨的超级战舰……现在海军连建造两万吨级的战列舰都被喷成超级败家子……实在没胆子提更大的三万吨级之类的超级战列舰建造计划。

    楚国高层之所以把苏伊士运河以及巴拿马云运河的建设标准,直接定在了十三米通航水深这个级别,主要还是考虑到商业船只的吨位越来越大……如今三万吨的超大型豪华客轮虽然还是比较少,但是也在稳步增加当中,两万吨左右的更是一大堆!

    而货轮上,一万多吨的货轮也相当多。

    按照这么个情况发展下去,帝国方面预估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后的货运或客运船只的吨位将会大幅度飙升。

    而帝国显然不可能在运河刚通航没几年,就开始搞什么扩建加深工程,所以一开始就把规格定的比较高。

    而之所以规格比原时空法国人挖掘的运河要高,而成本却是大体相当……主要还是因为楚国人在成本控制上更加有优势,同时大楚帝国在挖掘运河的时候,各方面的技术也比原时空的法国人更强悍,大量的运用了各种机械化设备。

    法国人挖运河的时候,也只能少量运用蒸汽机设备而已,但是主要的工程还是依靠人工挖掘的。

    但是楚国人呢,在运河挖掘的时候就已经大批量的运用了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各种挖掘机,推土机,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