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只是个三等舱,那也比乘坐火车舒服啊……

    毕竟小吨位的船只乘坐起来……那玩意稍微遇上风浪就上下颠簸左右摇晃,比乘坐火车还难受。

    当代的大楚帝国,人们出行是火车和轮船都坐,各自有各自的选择,两种交通方式都是属于民众的主流出行方式。

    罗志学一路乘坐专列,休息的也不算好,这到了伯塔城后也就早早休息了,并且后续两天也没有安排太多的活动,主要还是以休息为主。

    等到了第三天,罗志学的行程才密集起来,这一天的上午,他就去了伯塔城的中心城区进行视察……要看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的如何,虽然有诸多办法,但是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看当地的城市建设水平。

    尽管光看城市建设水平也不能准确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依旧能够看个七七八八……怎么说呢,一个地方可能很有钱,但是城市很破……但是绝对不可能地方很穷,城市却很高大上又干净漂亮整洁。

    地方有钱不修城市里的基础设施,可以找出一万种理由!

    但是地方穷想要修城市的基础设施,那是找一万种理由都做不到!

    有钱不花,和没钱花……这可是两种概念。

    而伯塔城里的城市建设,在罗志学看来还算不错……至少作为一个历史不过十多年,真正高速发展不过十年左右的海外领地城市,其成果已经算是非常突出了。

    同时因为伯塔城是一个全新建立起来的城市,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不用考虑任何的历史遗留问题,城市规划想要怎么来就能怎么来。

    因此整个伯塔城的城市规划很不错,城市里的主干道非常宽阔……虽然其中只有中间的行车车道是水泥路,大部分还是煤渣面,但是预留的路面却是非常宽阔,未来有需求了也有钱了,分分钟就能够铺上水泥或沥青。

    同时工业区和生活区的划分也搞的比较好,两者有着一定的距离,可以有效的避免工业区里的蒸汽机发出来的煤烟污染生活区的空气。

    同时为了方便上下班,这两者的距离也不算太远,同时还有着多条的路况非常不错的主干道连接,并搭配了相应的公共马车。

    光看这些道路规划以及工业区规划……一看就知道当初规划伯塔城的设计师,肯定是去过松江城看过甚至是详细考察过的,完美的避过了松江城的诸多痛点:工业区和居民区混杂,早期规划道路不够宽敞,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极其突出,交通拥挤。

    虽然在其他诸多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里,松江城是其他城市的学习对象……但是要说起城市规划,松江城往往就是典型的负面教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初松江城最开始发展的时候,是以当地的上海县城为中心对外进行规划的,当年的规划人员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这地方会变成一个五六百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了……

    甚至当年规划的时候,其实都已经做了超前规划,比如当年建立的工业区距离当时的中心城区,也就是上海县城,也有着好几公里远呢……最远的更是跑到江北那一片去了!

    按照常规来说,这个距离其实也够用了。

    但是哪里能想到,松江城的城市规划扩张会如此迅速啊,几十年后的今天,昔日还是郊外的诸多工业区,全都变成了中心城区的一部分!

    就连是属于外地县……距离当时上海都有十几二十公里的地方,如今都变成了市区了一部分。

    至于交通,那就更不用说了,当时就这么点人,人家能够规划出来的双车道,四车道这些通行马车的城市主干道,其实已经不算小了……但是谁能想到,四十年后的松江城竟然有了六百多万人口,维持交通运转的骡马足足有四十多万匹啊!

    人家设计师当年想破脑袋,也无法预料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