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统治殖民地的话,成本比较高,而且有时候做起事情来缩手缩脚,还不如扶持代理人,自己稳坐钓鱼台只掠夺经济利益来的简单干脆。

    因此,到了现在的大楚帝国,在海外统治上,已经开始逐步缩小行政领地的规模,开始把部分行政领地变成直辖领地或者是藩属国。

    这其实也就是目前的欧洲模式!

    大楚帝国在欧洲地区里的统治模式,主要是一些小面积,但是地理位置比较关键的直辖领地,然后再加上大量的藩属国所组成,行政领地虽然也有,但是面积都不大。

    就算是行政领地的统治上,也开始减少正规军的军事投入,而是使用大量的外籍军团,即以往的仆从军。

    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成本低廉,异地招募、使用的外籍军团非常好用。

    大楚帝国目前,组织并保有总数一百多万人的外籍军团,兵员主要来自于印度,西亚,北非以及欧洲地区。

    这一百多万人仆从军,指的是大楚帝国正式招募并组织训练,编练成军,挂着楚军名头,由楚军军官担任中高级指挥官的外籍军团。

    并不包括大楚帝国统治下的各藩属国拥有,但是也听从楚国人号令的藩属国军队……这部分数量可就更多了。

    所以当代大楚帝国在海外地区里的军事组成,是比较复杂的!

    自家的军事力量就有三大军种的正规军,也就是陆军,海军,近卫军,此外还有一个不是军队,但实际上战斗力不弱于正规军的武装税警。

    海外地区里的陆军,有充当主要机动兵力的甲等战备师,乙等常备师,此外还有各守备司令部所辖的地方守备部队,即各地丙等守备团,营,此外还有大量的民兵!

    然后值得注意的是,大楚帝国的体系里,还存在着一支不算是军队,但实际上具备战斗能力的准军事组织,即武装巡警,各地巡警局根据自身情况组建这些武装巡警,装备轻武器主要用于打击暴力犯罪。

    而在海外地区里的武装巡警,往往还承担着一定的军事任务职能……必要时候都可以当正规军用。

    上述都是楚国人为兵员的正规军以及民兵。

    不算民兵以及武装巡警的话,只计算正规军,总数量大概在两百五十万人,其中陆军是大头,差不多有两百万左右。

    不过两百万陆军里,相当多都是低成本,看似装备了不少重武器,但实际上维持成本却比较低廉的丙等守备部队以及乙等常备师。

    军队的成本,主要是人员成本,骡马成本,武器采购成本,武器消耗成本……但是没有经过动员加强的乙等常备师,他们虽然也会装备大量的重武器,各种火炮什么的,但是却不会配给大量的骡马……同时日常训练也比较少。

    同时人员配给上,只保留作战兵力以及辅助骨干人员!一个甲等战备师的兵力可以达到一万六千多甚至一万八千人,但是乙等常备师的话,则是只有一万人左右……这可是少了足足八千多人呢。

    当前情况下,楚国的一个乙等师如果要被派到海外驻防执行作战任务,那么至少要补充六千多人,再补充大量的牲口以及马车,必要时候还需要补充一部分新式武器。

    而丙等守备部队则是成本更低了,他们往往以团或营甚至连的方式存在,分散驻扎在各地,主要装备轻武器以及少量重武器……这些丙等守备部队基本不具备机动作战能力以及攻坚能力。

    陆军里平日能够抽调,随时调动随时能打的机动兵力,其实也不多,只有一些甲等师以及在海外执勤,经过动员加强的乙等师,总人数也就五十多万。

    但是这五十万多人除了在本土保留一定兵力外,剩下的兵力需要被派遣全球各地驻防……所以这几十万人看似很多,然而具体分到某一地方的话就很少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