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就不是九胡侵扰,而是大乾征伐了,这却会让三年不征成为空话,给本就强势的文官们落下口实。

    况且两座都护府也有自己的防务。北原上至今还有小股九胡部落没有清理干净,据险而守,安北都护府更是安北一脉的大本营,有着协防陇右道,威慑吐蕃的使命。

    为了防止罗斯人声东击西,三关都护公孙宗还不能将宝压着左武关上,北定关和右威关也需要防备罗斯人南下。因而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派大股援军援助左武关。

    不过,如今最希望罗斯人攻打三关都护府的人估计是安东一脉的人了,只要公爵利沃夫起兵,公国国内兵力空虚,他们就可以从黑河北上轻松的占据大片土地。

    开疆扩土的大功怎么也够安东一脉的人出一串勋贵了。前几年安北一脉升官封爵者众多,其他三脉可看的眼睛都红了。

    靠人,终究不如靠己!只希望北原和安北两府的动作能快些。否则按照现在的态势,左武关很可能成为战局糜烂之地。

    大乾最喜欢打的是一锤子买卖的大决战,凡是大决战,大乾军阵所向披靡,苏策经历的大石之战就是二十万打七十万,大胜!

    而如今可能到来的战争却可能成为钝刀子切肉的消耗战。

    等到赵羽看完把军报传递给左右都尉,七校尉看完后,众人的眼神都看向了苏策。

    苏策苦笑一声,脸色沉了下来:“各位,显而易见,钝刀割肉,抗住了,光宗耀祖,青史留名,扛不住,你我都是安北一脉的罪人,军情不必瞒下,通报全军。

    令,将作营全力制作箭矢,后关校尉高宏率后关营五百人,着白盔暂任督战,越关而逃者斩!其他六营兵甲不离身。

    右都尉周丰武辖制轻步营,左都尉常斌辖制重步营,随时做好抽调准备。

    长史赵羽向公孙都护求援,补充兵员缺口四千人,箭矢,武备,材料能给多少给多少,还有军医和药材也是一样。”

    “喏!”众人齐声应喏,不过却没有散去,而是在沙盘上开始沟通作战时的细节。

    苏策给赵羽一个眼神后,两人去了左厅,让李怀民把守住门口后,苏策开口说道:“你是栎阳县公的侄子,照理来说也是我安北一脉的人,帮我给都护的文书夹带张纸条,内容某不瞒你,就写,三年不征,只剩八月,军方不可擅动,给文官落下口实,莫要计较一城一地几人之得失,物资越足,左武关撑得越久,北原,安北的兵能不借就不要借。撑不住的时候,左武关会点燃狼烟,第三年,难熬呀!”

    苏策叹了一口气,如果苏策不是安北少军主,此时恨不得大战的规模越大越好,但是当边关的战争掺杂了朝堂和各军纷争的时候,苏策就不能以武将的角度去看待战争了。

    这一战避不过去,却不能大打,只能熬,九胡那可是三年不征后安北一脉的晋爵之功,现在拿了太早了。

    苏策揉了揉紧皱的眉头,回到兵戈厅,把前哨校尉谢开峥拉到一旁吩咐一些细节:“左武关本是不建前哨那段的,三关本应只有十八位校尉,你是多出来的一个,而且守的是左武关面敌之处,你可知这个机会是你父付出怎样的代价才从别人手中抢来的?

    多的话不说,你心里知晓,多一道前哨就多了一份保险,你也知道,守城之时多一道城墙和少一道城墙的区别。

    城墙虽高三丈,却不能掉以轻心,此为重中之重。前哨不失,左武关固若金汤,前哨若失,我等只剩一道防线。这是天壤之别。

    关塞险要,狭长,只有你的前哨相对好攻一些,也是九胡必攻之地,给你两旬时间,加固城防,水口流经前哨,你亲自监工,让将作营在原有两道铁门上再加一道铁门,留出百人专门镇守水口,不要动他们,人不够了找左右都尉去要。

    你的前哨低于前关十米,平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