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一、《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中国远古社会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动物、植物、矿产、医学等。《山海经》包罗之广,内容之奇诡,历代书籍罕有匹敌。全书共约31,000字,分为十八卷,从卷一“南山经”到卷五“中山经”称为《五藏山经》,从卷六“海外南经” 到卷十八“海内经”称为《海经》。两部分合起来,总称《山海经》。《山经》以五方山川为纲,记述的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海经》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风貌。全书记载了100余个国家、近3,000地名、 447座山、300余条水道、204个神话人物、300多种怪兽、400多种植物、100余种金属和矿物。

    《山海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自汉代以来,大致有三种说法:

    1.大禹、伯益说。大禹、伯益是距今4,000余年,即公元前2,100多年前的人物。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西汉时期的刘歆(后更名为刘秀)。他在《上山海经表》中说:“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 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 接着,《列子》中记载说:“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东汉王充在《论衡 · 别通篇》中说:“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 《隋书 · 经籍志》云:“萧何得秦图书,……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记述虽有差异,但认为《山海经》系夏禹或与之同时的伯益所作,却成为历来的普遍看法。

    2.出于众人之手,作于战国,成于西汉说。宋代朱熹在《楚辞辨证》中首先提出,中 国古代神话集中于《楚辞》的《天问》篇中,《山海经》是根据《天问》而作。今人袁珂明确指出:“以今考之,实非出一时一人之手,当为战国至汉初时楚人所作。除《海内经》四卷是作于汉代初年而外,其余均作于战国时代。”

    3.近代许多学者提出《山海经》作者的新假说。卫聚贤和蒙文通等人文认为,根据《山海经》书中地名、物名、神怪图像以及称“书”为“经”、“藏’等的说法,推断此书很可能是从印度至中国各地的一路记录。而这一记录者是战国时墨子的学生,印度人随巢子。这又为《山海经》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探索思路。然而,《山海经》的作者究竟是谁?仍有待新的论证。

    对于《山海经》的归属,历代说法也不尽相同。西汉刘歆在《上山海经表》中把之看作是地理书。东汉班固在《汉书 · 艺文志》中,把《山海经》归入数术略形法家之类,看作是巫卜星相性质的书。西晋郭璞认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后来的《隋书 · 经籍志》、《旧唐书 · 艺文志》、《新唐书 · 艺文志》等史书都把《山海经》列入史部地理类。《辞海》“地理学”条目下云:“中国最古的地理书籍有《尚书 · 禹贡》、《山海经》。” 明代胡应麟称《山海经》为专讲神怪的书:“山海经,古之怪语之祖。” 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把《山海经》列入子部小说类。《提要》认为,“究其本旨, 实非黄老之言, 然道里山川, 率难考据, 案以耳目, 所及百不一真, 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 亦为未允, 核实定名, 实则小说之最古者尔。”茅盾在《中国神话ABC》一书中指出:“《山海经》是一部包含神话最多的书”。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山海经》为“古之巫书也”。

    二、《山海经》研究

    《山海经》堪称天下奇书。对于《山海经》的研究,自西汉刘向开始,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相传到了西汉宣帝时,某地的一个石室塌陷,有人发现里面的石壁上刻画着“反缚盗械人”的图像,但无人知晓何意。大学者刘向指出这是“贰负之臣”。汉宣帝问他怎么知道的,刘向回答是在《山海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