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可能,最好把莱茵河以西的地区抢到手,但这是可以商量的。

    马萨林认为宿敌要么赔钱,要么割地,总之不能光签一份协议就算既往不咎了。

    当然,这是建立在法军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否则任何奢望都是白日做梦!

    布德斯伯爵在听过马萨林的战略之后,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需要重新武装十万法军。

    按照明帝国部队的列装情况照搬过来的话,这至少需要两千辆坦克、一千门迫击炮、五十万颗手榴弹,以及相应的弹药。

    坦克好说,用马车改装就行,哪怕向贵族们赊账也是可以的,取胜之后,可以通过新领地的税费来还债。

    迫击炮就更容易解决了,铁匠们如果连铁桶都打造不出来的话,那早就饿死了。

    至于手榴弹,五十万颗倒是个很大的数额。

    但这种武器胜在工艺简单,兵工厂的工人制造起来并不困难。

    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按照新制定的作战计划,法军将在七月份之前均处于战略防御态势。

    同时也将情况通知了瑞典盟友,说法国本土时局不稳,反王室的力量趁前首相黎塞留病逝之机正在蠢蠢欲动,需要主力部队回师。

    在此期间,布德斯与波旁均要率部熟悉并掌握新战术的要领,有了新式武器装备之后,不能再用老战术来御敌。

    对于这些知识,明帝国太子早已撰写了相应的册子,二者完全可以从上面获悉一切内容,并让部下加以实验。

    经过半年的训练,还不行的话,要么明帝国太子所写的并不符合欧陆需要,要么就是子虚乌有之事。

    波旁对于新生事物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学习的速度比年过四十的布德斯快很多。

    尤其是步坦协同正面突击与骑兵两翼包抄的战术,波旁认为这简直就是给自己量身定做的。

    自己和部下都不缺乏主动进攻的勇气和魄力,所欠缺的就是武器与战术而已。

    为了安抚这位狂热的贵族,马萨林调拨了三万兵力,让波旁负责指挥。

    余下能够野战的大约七万即将换装的部队,均由布德斯伯爵来统领。

    由于那个腓力傻子以为法军的攻势已消失,便下令弗朗西斯科·德·梅洛元帅率领近三万西班牙陆军,从西属尼德兰杀奔法国腹地,最好能够攻占巴黎。

    这个命令本身并没有错,腓力四世并不想看到修整完毕的法军再次击败自己的军队,甚至迫使自己签署城下之盟。

    梅洛元帅所部规模并不大,但佛兰德军绝对是西班牙陆军里的精锐,马萨林不派布德斯出战的话,恐怕己方有七八成的把握取胜。

    西属尼德兰南部边界距离巴黎非常之近,直线距离不过上百公里,刨去发动突然袭击的西军已经攻入的纵深的话,那就近在咫尺了。

    放任敌军入侵,而且敌军的目标可能是巴黎!

    这个消息一经传播开来,整个巴黎,包括贵族,甚至安妮太后与年幼的路易十四都被吓坏了。

    法国拥有二十万大军,马萨林怎么能刚当上首相没多久,便如此轻敌大意呢?

    对此,马萨林有自己的解释,而且解释地很合理。

    用诱敌深入的办法,将敌军放入巴黎附近的平原地区,这样刚好便于歼灭!

    具体阻击地点,就在巴黎以北的桑利斯,这里是巴黎通往西属尼德兰的必经之路。

    要是梅洛不是路盲的话,就应该走这条路,这么做才是最快攻入巴黎的方法。

    用巴黎做诱饵,马萨林以前是绝对不敢如此胆大妄为的。

    但有了新式武器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