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岁,可是却未见丝毫的骨气,反而主动欲以复社同流合污,真是让陈子龙大失所望。

    尤其是这厮还在当日被皇帝特赦,不报宽宥之恩不说,竟然加入了反抗皇帝的地方势力,已然是利令智昏了。

    莫不是天书说错了?

    忠良……

    不对!

    天书上未见这厮的履历啊!

    该不会……

    想到这里,加之周围声音嘈杂无比,使得陈子龙脑子顿时一片混乱。

    “在下本无罪,何来深受君恩一说?人中才学过人,陛下可曾赐你一官半职?倒是你不分是非,颠倒黑白,还想让我等与你同往火坑。哼哼,在下恕不奉陪!”

    周茂源认为陈子龙放着一条金光大道不走,偏偏去走那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

    岂不知万历年间,士林大获全胜之事?

    昔日士林能够完胜昏君万历,此番亦可再胜其劣孙!

    “人中,你我与其话不投机,无须赘言了!”

    徐孚远意识到多说无益,便拉住还打算争辩一番的陈子龙,离开这是非之地。

    活了四十年,他总算是明白了,大明江河日下,与这等上窜下跳的士子密不可分。

    “休想离开!”

    “住手!”

    “首辅!”

    “我等皆非强盗土匪,岂能绑架他人?闇公为人,在下还是相信的!”

    姜垓还打算将对面二人直接扣下,以免走路风声,不过却被朱集璜吓阻了。

    复社与东林还没到将几社之人做人质的地步,大业未成,却先做了绑匪,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闇公,今城门紧闭,未得路条难以出城,你我该当如何?”

    出来之后,陈子龙不知道眼下是走是留,走还走不了,留还不愿意。

    “陛下今番如此这般,想必参考太子在北都之所为。在下以为可静观其变,再行定夺,亦不影响你我北上之计!”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徐孚远尽管年长陈子龙近十岁,还是互称字号,而不加兄弟,二人算是差半辈的忘年交了。

    “莫非闇公以为陛下会……”

    陈子龙一边说着,一边又急忙看了看周遭,见到没人注意自己,这才刻意压低了声音。

    “长痛不如短痛,长此以往,江南必乱,此事回去再说!”

    徐孚远也小声地回应,以免正被路人听到,报给厂卫,省得给自己找麻烦。

    在二人离开之后,大厅里剩下的人,又在首辅朱集璜与次辅郑敷教的见证下,切了一次“大饼”。

    那就是将六部尚书和侍郎一分为三,复社此番出力最多,自然可以得到吏部与户部这两个最肥的衙门。

    东林尽管饱受狗皇帝崇祯的打压,怎奈在江南一带根基极深,门徒众多,故而还是得到了照顾,拿到了兵部与工部。

    浙傥也算是此番的骨干,不能连肉都吃不着,便得到了礼部与刑部,虽然肉少了点,总比喝汤要好。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归复社,右都御史归东林,大理寺卿划给浙傥,如此分配公平合理,谁也说不出甚子。

    在内阁成员方面,原本刘宗周要占据一席,仅剩两席,还要分给东林、浙傥、几社,这下几社自取其辱,正好东林与浙傥一家一个。

    像宋征璧与周茂源这样新近投靠过来的人,首辅朱集璜对其根本就不相信,以后给个五品官就可以打发掉了,实在不行就调到外地去当个知府好了。

    至于如何发动城内百姓,上街请愿,这就更容易了,在场的众人几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