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勇卫营了,从其他渠道得来便能用来充抵后邸花销了。

    原本崇祯还想着拉上勋贵一起做这档子生意,只是自己没忍住,直接将一堆勋贵给办了。

    这还如何继续一起玩耍?

    想开发马鞍山,要么拉上江南富绅,要么亲自上阵。

    将数十万两银子分给那群偷税漏税之徒,崇祯是决计不乐意的,于是决定先自己试试,不行再另想对策。

    根据离京之前与那逆子的约定,南廷每年须向北廷提供五百万两银子和五百万石大米。

    大米倒是好说,容易筹得,想要岁入五百万两银子,就相当的困难了。

    这还得是刨去南廷各项支应之后的支出,否则是决计不够数的。

    即便崇祯自掏腰包,拿出一百万两银子,也有四百万两的缺口,差额大得很!

    今年抄了一堆勋贵,将金银以及其他值钱的物件包括房契、地契都算上,倒是能达到这个数额。

    但是明年呢?

    勋贵都没了,还如何筹集五百万两银子呢?

    若是南廷当真无力达到如此岁入的话,那就只能向盐、铁、布、瓷、茶等行业的商贾下手了。

    当初说是自行管理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这八地,但福建是郑芝龙的地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余下七个地方,云南、贵州、广西皆为穷地,税收能到五十万两都可放鞭炮来庆祝了。

    能让崇祯指望上的便是南直、浙江、广东这三地了,每地至少须手上一百万两以上,达到一百五十万两便更好了。

    某太子为其父皇制定了两套方案,一套是按照行业来收税,另一套则是按照地域来收税,怎么收都算是合情合理的。

    南直每年的份额为一百五十万两,广东为一百三十万两,浙江为一百万两,三地合计三百八十万两。

    江西为八十万两,云南为六十万两,贵州与广西皆为四十万两,总和为六百万两。

    南廷自行留下一百万两,余下五百万两刚好够支援北廷。

    不按地域的话,那就得按行业来收。

    盐、茶、布、粮此四业各一百万两,铁、瓷各五十万两,余下的糖、酒及其他合计一百万两,总额还是六百万两,若是情况允许,自然多多益善。

    倘若按照地域或行业都收不上来足够多的税银,那该如何是好?

    某太子也为其父皇做好了备用方案,那就是崇祯甩手不管,让洪承畴带着大军来自亲自收税!

    届时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尔等若是要钱不要命,那某太子对尔等就钱也要命也要!

    用十万大军割韭菜是什么感觉?

    到时候就知道了!

    譬如兵围扬州,交了一百万两银子,就能自行解围。

    否则,城内的富绅都搂着怀里的银子等着被饿死!

    这叫用武力,但不动手,可还能达到目的!

    反正都知道崇祯手里缺兵,大明的数十万人马都归某逆子所有。

    这下也就可以让崇祯撇清了与催税大军之间的关系,一切均有某逆子来负责。

    谁不服,谁可以像张溥一样去北都讨个说法。

    这厮便是受了某皇帝的许诺,若是真能让某逆子认输,写下白纸黑字的东西,崇祯便可擢升张溥为阁老!

    是不是很有诱惑力?

    但前提是这厮能安然返回,且拿到那张纸才行。

    凭借自身的经验,崇祯觉得张溥十有九九是回不来了。

    哪怕说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