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便是人是够数了,但装备远远凑不够两旗所需的。

    紧急赶制是个办法,只是缺额高达六千,若是此时出兵,那就决计赶制不出来了,总不能让两旗的勇士们穿着布衣去打仗吧?

    “嗯!此前你二旗负责在义州见识祖大寿所部,今情况有变。济尔哈朗继续率镶蓝旗拱卫沈阳,由两红旗负责驻屯义州,两灰旗随军出征,有劳二哥调拨六千人所需军械装备。”

    这事难不倒皇太鸡,他也早就想好了对策,两红旗都已经处于瘫痪状态了,再让代善父子随军出征便是强人所难了,皇太鸡便将其安排在义州修整。

    “臣遵命,此事稍后便可准备妥当!”

    代善也知道皇太鸡的意思,虽说入关劫掠可以快速恢复元气,可再遭一劫的话,那两红旗便要一蹶不振了。

    此时还是小心行事为好,更何况即便是最终王师破城而入,皇太鸡论功行赏,在看自己的身份与往昔功劳的份上,也不会吝惜银子的。

    两红旗勇士死伤甚多,腾出两千套装备完全没问题。不过上面的血渍污秽,那就得他们自己清理了,代善是不会帮这个忙的。

    代善也很后悔,早知道对面是倭军,他自己和儿子满达海就不会让部下如此卖力冲杀了,一切都是硕托的错。

    若不是这个逆子事先未能探明敌情,怎会让大军陷入被动,进而在老铁山一带损兵折将呢?

    有机会定要弄死这个不孝之子,他若不死,自己必定还会在他事上面继续吃亏。

    “皇上,酋首博穆博果尔之前称病,拒绝前来朝贡。据镶蓝旗老将吴巴海所报,只怕此时在北部已经蠢蠢欲动了。”

    大学士鲍承先说了一个让众人都感到不适的消息,本来博穆博果尔是答应前来朝贡的,可他又反悔了,极有可能聚众谋反。

    如此一来,他便与镶绿旗旗主无缘了。钦定的正绿旗旗主巴尔达齐率所部三千人马南下,虽尚未抵京,不过按照路程也快了,就是最近两天的事情。

    待大清攻破京城,生擒活捉蛮明太子,皇上登基大宝之后,便可挥师北上,一举荡平那个混帐一般的博穆博果尔。

    “那爱卿以为该当如何处理啊?”

    既然鲍承先提及此事,必定已经想出了对策,皇太鸡便随口询问起来。

    “皇上,臣以为此贼地处北部,王师发兵以灭明为首务,眼下当须从长计议才是。皇上可先命吴巴海率部与其周旋,或派一支兵力在一个甲喇的偏师前去助战。不求速胜,只须不败,拖延时间即可。”

    鲍承先认为皇太鸡是一代雄主,决计分得清轻重缓急之事,灭明是头等大事,岂能被“北酋”所干扰?

    真要是决意灭掉此等反贼,也无需太多兵马,仅需两到三个甲喇的铁骑便可做到。

    不过眼下大清须将能征善战之师都投入到灭明的战役里,最好不要分兵而进。

    “嗯!言之有理!命蓝拜率镶蓝旗一个甲喇北上驰援吴巴海,可按爱卿之计行事!”

    皇太鸡也是这个意思,博穆博果尔虽能召集六千人马,但都是蛮夷野人而已,对大清来说,所部根本不足为惧。

    不过必要的打压也是可以实施的,镶蓝旗驻守沈阳其实无事可做,抽调出一个甲喇北上平叛是完全可以的。

    暂时还不能抽调更多的兵马前去歼灭博穆博果尔那个叛逆,等消灭了蛮明,纵使博穆博果尔逃到天涯海角,也要将其擒杀!

    是年大清要毕其功于一役,专心做一件事,那便是灭明!

    哪怕消灭不了整个蛮明,无法夺取其万里江山,也要攻克京城,活捉蛮明太子!

    有了这个战果,便会震慑天下,大清入关是“顺应天意、治理天下”必将脍炙人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