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百货商店将变为市场上的主流。

    何为会是主流?因为百货商店集中了大量的优质资源,服务员得到了最好的培训,楼宇装修也是最优雅的风格,里面的商品自然也会是琳琅满目,自然会吸引高端顾客前来消费。

    由于客流量大,只要经营得当,在一天之内,卖出一千乃至一万两银子的销售额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被太子爷这么一说,众多商贾也都怦然心动了,大家心里都会算账。

    不用太多,哪怕一天卖出一千两银子,一年就是三十多万两之巨啊!

    刨去税费与成本,以及其他合伙人的那份,自己起码还能剩下数万两。

    风险还能供担,可是比自己眼下这么单打独斗要好太多了。

    “诸位都是同学,或许彼此之间还不甚了解,但可以进行探讨,觉得可行,便可私下商议,进而尝试一番。本宫适才也说了,开办千奇百货商店的初衷就是设立样板,不是要垄断市场,而是要让诸位跟着本宫一起赚钱。京城开设的百货商店越多,吸引的客流量就越大,经济就越发繁荣,朝廷能够多收税费的前提就是诸位可以多赚银子。至于如何选址、装修、招人、出钱,那就是诸位私下的事情了,本宫在这里仅会提供参考依据而已。赚了钱,你们自己分,有了风险,自然也须自行承担。”

    在千奇百货商店附近再有几家同类型的商店诞生的话,那整条街的情况就会大为不同了,比现在鹤立鸡群要好得多。

    某太子根本就不怕竞争,因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商品大部分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百货商店越多,吸空效应才会越大。

    京城本身就对周边地区产生吸空效应,而如果商业街得以形成,又可以对城内形成这种效应。

    这样配合新城项目和诸多工厂,才能促成第一代产业工人,这些工人的收入与消费能力要高于农户,可以更好地刺激经济发展。

    京城本身就是土豪集中的地方,一座百货商店远远满足不了土豪们的需求,某太子都打算在内城开设至少两座商店。

    “本宫知晓诸位之中的某些人还有对未能让自家商品入驻千奇百货商店而遗憾,这好办,本宫在京城的内城还会开设至少一家同类型的商店,诸位有兴趣,大可以报名入驻。待新城建成之后,在那边还会开设两家,最早明年年底便可开业。当然,即便四家都开业,恐怕也满足不了诸位同时入驻,所以本宫乐意见到诸位能够自食其力。”

    可是在太子爷说完之后,下面听课的商贾们还是觉得商店的数量太少了,根本就无法让众多商贾们同时入驻。

    以千奇百货商店为例,由于楼层面积有限,一个行业只能入驻四个柜台,可是在每个行业里,同行起码有十几家之多,这怎能够用?

    起码太子爷要再开设三四家商店才行,可是照目前的速度,大伙还得指望明年年底,这简直就是望梅止渴一般让人无奈。

    对于已经入驻千奇百货商店的商贾们了来说,他们是没多大兴趣再找人自行组建类似的商店的。

    既然抱着太子爷的大腿就能吃饱喝足,干嘛还要节外生枝呢?

    跑去跟太子爷唱对台戏,不是活腻歪了么?

    很多人都安于现状,也对自家铺面加上百货商店柜台的组合较为满意了。

    自家铺面顶多算是维持生计而已,百货商店的柜台才是日赚斗金的地方。

    换作跟别人合伙再开一家商店,没有太子爷店里那种优质服务和特殊商品,没人光顾岂不是等于干赔钱?

    不过大部分人商贾眼下都没有机会入驻千奇百货商店,又十分眼热这种经营模式,听了太子爷的鼓励,各自的心思都活泛起来了。

    甭说一天赚上千两银子,就算一天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