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想到,若是能够击败盘踞在南洋地区的红夷,那么今后整个南洋的贸易就全归郑家所有了,这其中的利润并不会比金山的一成份额小多少。

    “现在说来,可以公开认购的股份还剩……两成!价值每年四百万两银子,诸位可有意?此座金山其实价值二十亿两银子,若是开采得当,只怕采出来的就不止十亿两了!”

    自己占四成,户部占两成,甩锅爹与郑老屁各占一成,这就已经八成了,余下的部分,那就看谁眼疾手快了。

    “殿下,臣不才,愿认购每年五千两!”

    对于这种事,薛国观作为首辅,当然要一马当先,那可是十年番五倍的好事,可是比买紫金债券所得到的利润要高得多。别说省吃俭用,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到。

    薛国观虽然年薪只有六七千两银子,但还有太子爷允许的“业务提成”,虽然不高,可也足够一家人吃饱穿暖的了。

    十年之后,砸进去的五万两银子就会变成二十五万两银子,而且是合理合法的收入,可以明目张胆的随便花,薛国观可是早就考虑好了。

    啥?

    首辅!

    你过分啊!

    一张嘴,就占据了八百分之一的份额!

    这也就是薛国观已经被抄家了,不然他都想直接霸占百分之一的份额!

    “殿下,臣亦愿认购每年五千两!”

    没等首辅的“跟屁虫”冯铨发话,第二个出列的居然是驸马巩永固,蒙受了太子的恩泽,他和公主因为《京师日报》的关系,生活得极其滋润,现在正是回报太子的时候。

    他们夫妻每年能够赚到上万两银子,这还是净赚的部分,故而每年认购五千两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压力可言。

    “末将不才,愿认购每年五千两银子!”

    第三个出列的更让人意外,居然是已经被擢升为通州漕运总兵官的李成栋,养子李元胤已经被太子爷收为学生,现在是太子门生,以后便是天子门生了。

    太子爷说,只要机会合适,自然会提拔李成栋,这让李成栋去通州补上这个肥缺,算是言出必行了,故而李成栋可是要趁此机会好好表现一番,投桃报李。

    李元胤是李成栋掠来的孩子,但读过点书,心思缜密,又有器量,好好培养,以后的成就不会比李定国差多少。

    某太子这样才收了李元胤,让他做郑森的师兄,同时安抚住了因为许定国之事而烦躁不安的李成栋。

    一期的学生只有寥寥数人,分别是张煌言、李元胤、曾英、郑森,这四个都是未来的栋梁之才,培养好了就能成为某太子在军队中的爪牙了。

    曾英与郑森都是福健人,能够照顾好这个小老弟,跟着某太子学艺五年,随行征战五年,之后便可以出徒,独当一面了。

    “臣愿意……”

    “臣愿意……”

    “臣愿意……”

    在头三位的刺激下,皇极殿旋即变成了大明的“股票市场”,求购之声不绝于耳。

    后面戳着的那些商贾知道自己身份低微,根本就正不过前面那些文臣武将,只能急得干瞪眼。

    “肃静~!”

    某太子给杨进朝使了个颜色,后者会意,立刻扯开破锣嗓子干嚎了一声,不然等日落都不会有一个结果出来。

    “鉴于诸位爱卿如此热情,本宫考虑到要顾及诸位的利益,认为须以每人每年五千两银子为上限,大家量力而行,不然影响自家活计,本宫就爱莫能助了。若是认购股份过多,超出发售的总额,便要全员降低认购金额,这是等比例来的,每人损失的比例额度都一致,无须眼红!现由东宫秉笔太监李继周进行统计汇总,诸位可签订认购金额,待核算之后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