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难道这还有错?”

    某太子已经请示了三次让甩锅爹移驾南都,可这二货皇帝依旧油盐不进,就是不听,还幻想着执掌大权,恣意妄为。

    没办法,那就只能先举两个活生生的范例,然后提醒群臣,让这位二货皇帝继续坐镇京城的话,你们就都好不了了,具体下场可以参考卢象升和孙传庭。

    薛国观偷眼看了看群臣,大伙闻言都已人人自危,尤其是适才选择投太子票的大臣,最为害怕被崇祯皇帝事后清算。

    当下唯一的一条活路就是鼎力支持太子爷,扳倒这位打算继续一意孤行的昏庸皇帝,否则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不了。

    譬如孙传庭,他犯了什么错?无非是想来见皇帝,杨嗣昌害怕孙传庭说他的坏话,居然就替天子给拒绝了,天子还选择相信杨嗣昌的言辞,把劳苦功高的孙传庭给下狱了。

    此事是世人皆知,却只有皇帝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照这么下去,大明还有哪个忠良肯为朝廷卖命抵抗流寇与东虏?

    这不是寒了群臣的心么?要不是太子爷,眼下孙传庭还在大牢里羁押着呢!

    “你这逆子休要用捕风捉影的疯言疯语来扇动群臣,朕素来刚正不阿,圣裁之事均是光明磊落。逆子欲为阉傥翻案,那便是白日做梦!欲要用此等事情来污蔑朕,更是痴心妄想!刘鸿训私自涂改敕书,最终被发配代州,已然是从轻发落了。首辅黄立极资质平庸,依附魏阉,却依然可以安然而退。逆子妄说朕薄情寡恩,乃是子虚乌有之事!但凡处决朝臣之案,均要经过三法司会审,方可发落,袁崇焕之案便是例证,绝非朕独断专行所为。逆子如此指责朕,更是信口雌黄!反倒是逆子居然要纳首辅之女为太子妃,此为勾结辅臣之举,公然违抗祖制!逆子还别出心裁,居然为内侍举办婚礼,可谓荒唐至极,皇室为此而蒙羞!逆子大兴土木,建造城池,不是与隋炀帝所做所为别无二致?逆子如此行事,还有何颜面来对朕横加指责?”

    崇祯是绝不会当众承认自己的过失的,那就意味着这个逆子的阴谋得逞了。逆子会举例为自己证明,崇祯同样可以这么做。

    这番慷慨陈辞过后,崇祯总算感觉到了一丝的舒爽,心里的怒火也消退了不少,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在这场博弈中占得上风优势了。

    逆子的这些荒唐行事都是证据确凿,容不得他有半点狡辩,崇祯不相信这逆子还有何等可以说服群臣的解释。

    这逆子到底是不谙世事,经验欠缺,最终还是涉及了自己擅长的方面,想到这里,崇祯心里还生出了些许小得意。

    “父皇可真是能给自己洗脱罪责,眨眼之间把责任甩给了三法司,合着父皇从来就没有错的时候。既然父皇如此英明,大明怎么就被父皇治理得江河日下了呢?怎么沦落到用征收三饷的办法来充实太仓了呢?荼毒贫苦百姓,逼着他们造返,这不是竭泽而渔、饮鸩止渴么?裁撤驿站之事,难道父皇不清楚会有何等负面效果?西北边军欠饷,难道父皇完全不知情?父皇明知道孙传庭是朝廷股肱之臣,仍旧将其下狱。父皇派卢象升总督北地兵马,又让杨嗣昌节制其半数兵马,这不是本末倒置么?卢象升之死难道与父皇半点关系都没有?父皇选择避重就轻,竭力掩饰自己的过失,死不认错,难道不是厚颜无耻?儿臣监国时,太仓都拿不出银子来支应军饷了,都到了这副天地,父皇居然还想着中兴大明,父皇说儿臣白日做梦,父皇做梦做的比谁都厉害,而且是睁着眼睛做梦!口口声声说中兴大明,父皇用甚子手段来中兴?征收三饷不够,那就对百姓征收六饷?父皇是不是要逼得天下百姓都造返了才会高兴?纵观父皇的所作所为,父皇若不是昏君,史上就没有昏君了!儿臣与首辅之女情投意合,结为连理有何不可?仙界军师刘伯温已经算过,太祖皇爷爷对此事也许可了,再无需父皇指手画脚!父皇说儿臣为内侍结婚是荒唐之事,内侍也是人,也有七情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