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认为大军行军三日,便可与张逆主力进行决战了。

    加快行程,两日亦可抵达,但士卒没有歇息的时间,只恐被张逆以逸待劳了。

    不打则已,打便必须稳操胜券才行。

    张逆若是听闻大军前来,直接率兵脱逃,向岘山方向逃窜,己方也追赶不上。

    故而洪承畴要用襄阳城作为鱼饵来拖住张献忠,还要算好麾下士卒的体能和进兵时间。

    全都尽在掌握之后,与数万贼军正面交战,官军才有获胜的可能。

    倘若是役战败,只怕在年内都无法重创张逆所部了。

    而且张逆若是乘胜进军武昌,湖广巡抚方孔炤那里的压力便会陡增了。

    洪承畴还顾不上方孔炤,必须想方设法将张逆所部人马留在襄阳附近才行。

    通过这封书信,洪承畴还知道唐通所部已经被张逆聚歼在山里了,姜名武部倒是还算齐整,在城中固守了。

    至于杨御藩与牟文绶这两路人马,据姜名武说,所部在山中发射了信号弹,但并未得到了对方的回应。

    南线负责阻击张逆南下的四位总兵,一位战败,一位退守,两位暂时失踪,可是让坐镇谷城的洪承畴很是纠结。

    若是在大军拔营之前还联系不上这二人,洪承畴便决定自行率军去迎战张献忠,定要拼个你死我活!

    当然,在临行之前,洪承畴还要解决一个棘手之人。

    不是年初归降的刘国能或李万庆,更不是杨国柱,而是……

    “刁协戎,可是让本帅好等呀!”

    北线的四位总兵进兵的路程比洪承畴要短不少,可是抵达谷城的时间却比他要晚了整整一天一夜。

    苗有才与冯举算是快的,马科说己部人马皆为北人,眼下进入湖广酷暑难耐,麾下士卒有不少都中暑了,故而来得迟了。

    可是常年驻扎在南方的左良玉一部来的居然是最晚的,而且前来面见都帅,他就派了一个副将。

    这位总兵先是在汉水北岸扎营,然派副将刁明忠过来报告自己和儿子都已经中暑,无法前来报备,还望都帅大人见谅。

    “我部路上遭遇瓢泼大雨,加之山体滑坡,行军艰难,因故耽搁日程,望都帅海涵!”

    刁明忠只得将事先编好的借口说给洪承畴听,希望对方能够宽宏大量,不计前嫌。

    左良玉收了洪少保打赏的五千两银子,儿子左梦庚还被擢升成为副将,可是他并不愿意给洪少保冲锋陷阵。

    起码这次与张献忠作战,他要跟在大军后面捡便宜,因为心里还在忌恨洪少保将罗岱提拔为总兵,分出去了千余名士卒。

    罗岱是左良玉麾下第一勇将,每战必身先士卒,令贼军攻势屡次受挫,如今没了罗岱,左良玉当然不好受,这不是给点银子就能充抵的事情。

    “嗯嗯!协戎无须多虑,本帅了然!”

    洪承畴和善地应承了一句,心里则想起了临行之前,太子殿下对自己的一番耳提面命,核心内容只有一句话——左良玉不能留!

    看过仙界军师刘伯温对此人的测算之后,洪承畴起初还希望左良玉能够老老实实地听候差遣,自己并不打算将其归类为刘泽清之流。

    若是在围剿张逆所部人马之时,左良玉能够卖力出战,说不定圣上还念及其战功,可以网开一面。

    如今可倒好,左良玉明显不愿迎战张献忠,故意落在四位总兵最末,其人骄横跋扈不说,听说还在进兵的路上抢夺百姓财物,尤其可恶。

    洪承畴还想留在战后再行处置左良玉,但很显然,对方并不打算给自己这个面子,都开始装病了。

    看来这个左良玉真就是只养不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