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能将住户集中起来,砖石结构的楼房也不容易发生连带性的火灾。

    前期不用盖的太高,只须三四层即可,考虑到每家都是很多人,所以户型要足够大,每套都有两百平米以上。

    只要有两个客厅、一个餐厅、两个卫生间、两个书房和六个卧室,才能够一家老小居住,绝对是大户型结构。

    如果暖气不能研制成功,每家还都得用炉子才行,这就有点坑了,但是以前的筒子楼也这样,住户们照样活的有声有色。

    幺鸡决定现在老城里盖两栋楼作为实验,从中可以获得施工经验,并且能够及时发现优缺利弊,等到在新城施工时就会降低难度了。

    地皮是现成的,因为京营攻击内城城墙时,其发射的部分炮弹就落进了内城的部分院落里,造成了相当大的毁坏。

    利用这些地方来盖小洋楼,就再合适不过了,原住户可以享受免费入住的待遇,并且拥有相应的产权。

    有了这个项目作为实践基础,等到明年,施工队就可以在新城那边兴建一座大型的多层商场了。

    商业项目是非常赚钱的,只要能把楼盘盖起来,不论是售卖还是出租,都是日进斗金的生意。

    酒楼、商场、客栈,包括半公益性质的邮局、医院、礼堂,其实都是可以赚取大把银子的。

    先将衙门搬过去,新城就会出现一大批消费者,他们在午休的时候也不可能再回老城来吃饭。

    外地来京办事的人也都会选择住在新城那边,可以省去往复奔波之苦,这样就可以拉动新城的消费了。

    最初肯定会有人抵触这个搬迁的举措,但是有某太子躬亲示范,大家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新城那边有了电话,即使在老城这边也仍旧保留房产的人,也一定愿意住在新家里,毕竟新奇的东西总会引发人的好奇心。

    尤其是一旦电话问世,估计每家的户主都没什么使用的机会,全天都是女眷们在煲电话粥……

    有必要对电话实施按时收费,一分钟一两银子,貌似一天就能落袋一千两银子,全年的收益就是一笔正二八经的巨款了。

    布线、安装、调试、设备都是极其耗费银子的,再说接线员也是高薪工作,所以对电话收费貌似没什么不合理。

    太子拿出自己的设想,与工部的工作倒是并不矛盾,张国维也极为认同:“殿下如此规划甚为妥当,京城街道确有窄紧脏陋之状,新城必然不会再现其景。兴建之初,便使街道宽敞,秽沟暗设,人车分行,往来有序。加之诸多设施星罗棋布,定能优势尽显,弊端无存,新城可日新月异,成为我大明典范之城。”

    张总工程师几乎要将这个项目作为自己毕生的杰作来对待,将会投入极大的热忱,这也没什么不妥之处。

    某太子只是提出自己的某些看法与观点,都是基于军事防御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张国维是新城项目的总负责人。

    新城项目的成败都与其自身息息相关,没有太子的指点,很多细节都要走弯路,而且需要多花钱了。

    不算皇城,只用了四百万两银子,就将京城的防御能力提高了一倍,幺鸡觉得这个项目是很划算的。

    还能吊吊某些人的胃口,让他们乖乖听话,变成自己的哈巴狗:“张爱卿所言不错,不过本宫听闻现在就已经有官吏在打听新城的消息,打算购买一套新城的住宅。对于这件事,本宫以为倒是无须忧虑,关于新城住宅,本宫自会推行一套全新的购房模式。即使无法全款购入,也能先行入住,叫做分期付款。譬如一套房产标价一千两银子,某位官员只需先行支付二百两银子,便可带家小入住其内,余下八百两可分八年付款,年需支付年息百分之五。若该官员被调往外地,则可按照市场租赁价格扣除其使用时间的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