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少了这么几根葱,朝廷也散不了架子,除了某太子之外,朝廷不论是离了谁,照样可以运转,可能还比之前更加高效了也说不定。

    既然太子都说了能省一大笔银子,户部尚书李侍问也就不再刨根问底了,这貌似是当下最为经济的对虏战略了,其他方法都要比这个烧钱得多。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太子都说晋商的家财全部充入太仓,户部的账面至少可以多出四五百万两银子,李侍问也就只能在雇佣倭军的事情上表示默许了。

    根据太子之前的诸多项目规划,待金矿、盐田、油田、煤矿等项目上马之后,等从明年开始,户部岁入将不会低于两千五百万两银子。

    在免除三饷之后,还能达到如此收入规模着实不易,他这个户部尚书也就比较好当了,在对外用兵的问题上,便不会刻意为难太子了。

    只要朝廷能把为数不多的钱都花在刀刃上,具体是谁的刀并不重要,只要那把刀能用来砍杀东虏便足够了。

    之前削籍了兵部尚书,又下令查抄了八只蛀虫,想要在朝会上与太子针锋相对,都要想好足够的理由才行。

    等太子解释地差不多了,朝臣们也就无话可说了,因为这个办法既能省钱,又可以牵制东虏,还不用朝廷上下为战败负责,算是眼下唯一的良策了。

    实际上战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东虏在辽东半岛的驻军至多不过五千,面对十倍于己的倭军,不被对方全歼就算万幸了。

    而且倭军是没有“恐辫症”的,不管是披甲兵还是巴牙剌,三段击之后,一律照砍不误,来的辫子越多,他们赚的银子也就越多!

    根据双方战斗力来测算,幺鸡认为哪怕是五千正黄旗主力,都打不多五万倭军,到了这种悬殊的兵力,可不是用质量能够抵消掉数量优势的。

    倭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擅长打顺风仗,在人数远比对方多得多的时候,一个个都会进入狂化状态,信心爆棚,这在对战辫子的时候也算是一个心理优势。

    幺鸡觉得从金州中左所到金州卫的这段战区,倭军几乎可以战无不胜,在个别地方甚至可以形成对辫子二十倍以上的兵力优势。

    一万倭军打五百辫子,除非辫子可以飞天遁地加跳海,否则能从倭军的武士刀下逃生都算是万幸了。

    “既然如此,本宫现在就说一下相关流程。首先,可让郑总兵的水师从倭国运送倭军至蓬莱,而山栋水师则负责将倭军在金州中左所附近海岸登陆,争取一举攻破该处。其次,山栋水师寻找战机,争取歼灭东虏水师,令其无法对运输船队形成威胁,山栋水师将彻底夺取制海权。最后,在长山列岛建立前进基地,对辽东腹地沿海进行大规模袭扰,让东虏永无宁日。”

    这就是幺鸡拟定的作战计划的简要概述,具体内容会下发到兵部,内阁已经看过了,首辅与次辅对此都毫无异议。

    王家彦倒是不反对这个作战计划,目前朝廷的力量做到如此就算是极限了,只不过还有一个最大的疑问:“殿下,即使郑总兵同意调动麾下战舰运输倭军,臣不知如何说服倭国同意出兵助战?”

    五万人马可不是个小数目,对倭国来说等于将本国兵力的四分之一调往辽东,没有十足的诚意就根本打动不了其国主。

    朝廷里似乎没有这样技艺高超的诡辩家,对于前往倭国搬兵,朝臣们都是一筹莫展,心里又惧怕这个棘手的苦差事会落到自己头上。

    幺鸡看出了端倪,便给大家宽心:“王爱卿不必担心,本宫也不会派朝臣前往倭国相商,下午本宫将会接见倭国使臣,自有一番安排。”

    指望你们这群二货大臣能有所作为,那本宫的智商还不如甩锅爹……

    某太子早就看出来了,除了带兵打仗与抄家下狱之外,什么国家大事都得自己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