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且防空火力不强的致命弱点就彻底暴露出来了,所有飞行器都会遭到明军的暴打。

    在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之后,明军出动“王鹫”式战斗机、“剪尾鸢”攻击机、空中炮艇机对叛军的装甲车辆持续狂轰滥炸。

    参与围剿澳州叛军的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主力在两天内,便从澳州南部转场到了爪哇岛西部与马来半岛南部的诸多机场。

    不论是地面目标还是海面目标,只要对方防空火力孱弱,那就是大明飞行员们最为喜欢的猎物……

    大家也不会虚报战果,凡是摧毁的目标,都会当场拍照留念,不光能捞到战功和奖金,还是一个很好的饭桌吹嘘素材!

    尤其是摧毁战舰之后,目标所冒出的浓烟在万米高空都清晰可见,这种“人文景观”在照片上是非常清楚的。

    开战第一周,叛军的四艘“望加锡”级船坞登陆舰与八艘“宾图尼港”级坦克登陆舰便全部被大明海空军联手击沉。

    “万鸦老”级护卫舰也被击沉了两艘,余下十艘只能在诸多岛屿之间四处躲避,免得被对方给团灭了。

    在叛军极盛时,也就控制了苏门答腊岛不到五分之一的面积,也就是巴东以及周边地区而已。

    真到了大明王师发力之后,丧失了制空权的叛军也就只能被打得节节败退了,根本无法扭转战场上的颓势。

    叛军步兵倒是也装备了反坦克武器,然而依靠步兵与少量的坦克装甲车辆,完全抵挡不住明军的猛攻。

    只要发现地面上有类似火力点的目标,明军战机便会投放炸弹或者导弹,除了暂时还没对巴东城采取地毯式空袭之外,该干的基本都干了。

    对于叛军步兵来说,最可怕的东西不是明军的坦克,而是火箭炮,一次齐射便可以打死他们数百甚至上千人。

    大明王师装备的“狮”式306毫米履带式火箭炮与“野猪”式133毫米轮式火箭炮,这两款武器堪称叛军的噩梦。

    一个火箭炮营一次齐射,便可以摧毁对面宽两三公里的防线,给己方的装甲部队撕开一个缺口出来。

    随后便是由攻击机与武装直升机掩护,装甲部队从缺口位置接**推式作业,这是叛军拼死也抵挡不了的突击行动。

    看似规模不是很大,但这里是苏门答腊,不是欧洲战场,叛军在初期本身就实力有限,与大明王师硬碰硬是毫无胜算的。

    他们选择避战的话,更是无处可逃,苏门答腊岛本身就是长条型的,装甲部队也不可能跟着步兵去丛林里打游击……

    刚开始还可以登船跑路,但船坞登陆舰与坦克登陆舰都被击沉了,跑路的载具也就不复存在了。

    谁要是能游泳游到索马里去,黄廷肯定对其敬佩之至,送一个月工资做为奖励也不会心疼的。

    等黄廷的主力舰队快马加鞭似的抵达战区海域时,对方的舰艇已经被海空军机群打掉近一半了,按照吨位算的话,那就是一大半。

    于下还有十艘护卫舰以及三四十艘导弹艇和坦克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而且还没击沉任何一艘潜艇,任务也算比较艰巨。

    没歼灭澳州叛军,已经让黄廷以及舰队上下脸上无光了。

    之前大明海军居然能与叛军打得两败俱伤,算是五十年来头一次了。

    舰队背负了很大的压力,总不至于每次都要总司令揭暄带着打才能赢吧?

    如若是役依然无法取胜,那就必须从自身上找原因了。

    因为对方连一艘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都没有, 己方占据绝对优势。

    重压之下,舰队也为黄廷争了一口气,当天便消灭了剩余的十艘护卫舰,并击沉了至少二十艘导弹艇与坦克艇。

    余下的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