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忙活一个月可能就领取一张纸的问题。

    这很容易经济,发行量最大的不是一百元面额的,而是一元面额的纸币。

    哪怕某人一个月只能赚取十枚银币,也能领取十张纸!

    以前市面上最流行的用品就是装银币的皮袋子,待纸币发行后,皮质钱包,俗称“皮夹子”就成了被百姓争相购买的物件。

    不得不,皮夹子比皮袋子的体积太多了,携带非常轻捷,可以直接放进衣服或者裤子的口袋里,走路的时候也不会被震得直响。

    生产皮袋子的工厂也不会因为纸币的发行而亏损甚至倒闭,皮袋子的市场仍旧很大,而且朝廷还帮其开发出来了皮夹子市场。

    嗅觉灵敏的服装厂的老板们跟风速度也很快,立刻让设计师们推出了一系列口袋适合放皮夹子的衣服和裤子。

    以前外衣里子的兜的位置都在腹部两侧,体积也很大,目的就是让顾客便于放置装银币的皮袋子。

    如今兜的体积就比以前不少了,而且位置也被上移到左侧肋骨附近,因为便于顾客们用右手掏皮夹子。

    不过还有不少左撇子顾客,厂家索性就跟原先一样,两侧都设计了口袋,让顾客爱放哪边就放哪边。

    纸币发行之后,兑换速度最快的就是军队。

    原因很简单,士兵们带着皮袋子上战场,战场上炮火连,自己的皮袋子被对方用子弹打个洞,银币哗哗往外掉,可能都听不清,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保命上面了。

    换成皮夹子就好多了,哪怕皮夹子被打个洞,里面的纸币也全被弹头贯穿了,只要票面还有百分之八十的面积尚存且能识别出来,战后便可以兑换全新的纸币。

    纸币的缺点就是不防水也不防火,只要随身携带,着火的问题就不太容易发生。

    防水则可在皮夹子外面套一个塑料袋,不幸就套两个,将其裹得严严实实得就行了。

    武装泅渡的时候,将皮夹子绑在自己头顶上,除非抽筋溺水了,否则不可能弄湿纸币。

    至于国有企业与各级衙门,那只能是硬着头皮来兑换纸币了,这属于上级下达的重要任务。

    好在由于这两大类单位收入稳定,从上到下都是有存款的,而且发行纸币之前,都已经通知大家要适当存钱了。

    只要个人手里有了一定数量的银币,就能应付日常的非纸币方面的花销了。

    考虑到大家所面临的困难,昊菁皇帝便让国有商店与菜市场承接顾客消费纸币的任务。

    整个流通环节,只要有一个环节不能让纸币流过,那就极有可能发生脑血栓效应。

    先要给大家兑换的时间,然后再给大家消费的空间。

    等时间长了,范围广了,纸币的大规模流通就便成现实了。

    在流通初期,也就是前十年,个体商贩完全有权利拒绝接收纸币。

    万一被骗了,收的是假的玩意,找不到正主,就等于自己要蒙受相应的损失。

    国有商店和菜市场都有监控器,每下班之前都会轻点收入,发现纸币就会联系厂卫,立刻翻看录像,确定大致时间,然后开始顺藤摸瓜……

    因为假的印刷品基本上不可能只弄出一两张,要印刷就会成吨的印,之后分期分批地运输到各地,分散兑换,避免被厂卫发现。

    真要是某人就做出千八百张假货,然后就金盆洗手不干了,厂卫的确抓不到人,也没必要抓,这种人属于才型智障,对朝廷没多大实际危害。

    比起银币,纸币由于其轻薄的特点,更便于携带,一张百元大钞就相当于一袋子银币,也就成了某些人跑路时的首选物品。

    让朱慈烺感到可笑的是,由于大明与法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