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所有可能都想过了,或许维持现状是最好的出路。

    去郑成功那里,自己所能获得的待遇最多跟现在一样,可能还会被其出卖,那就太糟糕了。

    议会老爷们负责提供文件,某克伦威尔负责签字就行了。

    双方配合地非常默契,实质上就是你保我们名正言顺,我们保你衣食无忧!

    当年在英属北美地区,那是由查理二世所算聊。

    而在英属刚果地区,便是议会军的下了,后来的王军残部也没能翻。

    议会军控制着七成左右的英属刚果,余下才是王军残部控制的地盘。

    而且英国上下已经默认,议会化比王权化应该更适合英国的根本利益。

    要是有个国王,譬如查理三世的话,这位不定哪又要收回议会的权利了。

    换成现在这位名义上的元首,被架空了权利,只负责签字,一切就变得无比顺畅了。

    议会负责向某克伦威尔提供美女和金钱,后者老老实实地签字,便可获得自己想要的。

    因为是互利互惠的公平交易,双方都不能毁约,所以这种合作被一直延续下来。

    而南方的西班牙,倒是只有一股力量和一个元首,就是卡洛斯五世和他的军队。

    西班牙与英国的人口大致相当,军事实力相差无几。

    在卡洛斯四世时期,西军还屡次北伐,不过均被英军挫败。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议会军的后代们要是不会打仗,那早就被查理二世派兵给灭了。

    没人会想到,英国最能征善战的部队,现在已经全部在非洲的刚果地区了。

    更不会有人想到,当年叱咤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一支在东方世界的河南,另外一支在刚果南部……

    为了之前对老朋友的承诺和自己的面子,路易十四借口西非太大,法军实在难以干涉其他地方,婉拒了卡洛斯父子要求法国出兵的申请。

    前欧皇陛下看得很清楚,只要法国出兵灭了英国,明帝国就会出兵灭了西班牙,因为己方率先打破了平衡。

    或许都不用老朋友亲自派兵过来,只要他的那位门徒郑成功在非洲南部直接北上,便可实现目的了。

    郑成功曾经灭过一次西班牙本土,或许不会介意推平该国的非洲地盘……

    路易十四最为担心的是,因为法国与明帝国卷入刚果地区的冲突,最终导致两国在非洲中部爆发大规模战争。

    到时候兵力薄弱的法军必然不是郑成功部队的对手,这位统帅作为老朋友的门徒,应该将其尊师的本事学去了一多半。

    郑军是本地作战,后方还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作为支撑,能够向前线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弹药。

    法军在西非经营多年,可根本就没有建立相应的军事工业,所有装备都需要从本土启运,尽管距离不算太远,也根本不了对方。

    根据法军高层的估计,一旦开战,郑成功可以出兵二十万,法军最多能拿出五万当地部队。

    加上动员的本地土兵和从本土派去的援军,勉强可以达到二十万,这也仅仅算是追平了兵力上的劣势。

    在火力上,法军也处于劣势,应该不算太大。

    可路易十四要想派遣舰队的话,势必会遭到郑军舰队的阻击。

    郑军舰队虽然比不了明帝国的主力舰队,可实力仍旧不容视。

    特别是朱慈烺的非洲舰队就驻扎在马达加斯加岛,抵达战场的距离比己方短一倍。

    路易十四不会允许自己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舰队,被对方消灭在非洲海域……

    一旦陆战无法速战速决的话,被对方拖入消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