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以舰种为单位的编队模式,转为混编的战斗群模式,毫无疑问,后者更适合全候且全类型的海战。

    二十艘战列舰被分配到十个航母战斗群里,用来提升战斗群的对岸火力,并保护航母安全。

    每个航母战斗群包括三到四艘航母、两艘战列舰、四到五艘巡洋舰,因为要涉及远征问题,所以没有续航力差的驱逐舰和护卫舰。

    看似护航舰艇比较少,但只要将三个航母战斗群合并,参与护航的战舰就可以至少达到十八艘之多。

    九到十艘二型航母,搭载约八百架“军舰鸟”,便可以对任何一个中等国家形成巨大的威慑力了。

    如若需要抢滩登陆,再搭配相同数量的两栖攻击舰。

    此前一直停建的万吨级巡洋舰计划,由于海军新战略的出现,也就被激活了。

    这就是以五级巡洋舰与六级巡洋舰为蓝本的改进型,满载排水量约一万吨。

    排水量更大就会导致造价过高,排水量太就等于四级驱逐舰。

    万吨级巡洋舰能炮击岸上目标,能参与航母护航,航程很大,造价也不算太高。

    一个批次建十艘,三个批次二十年左右服役三十艘,对大明财务来是完全能负担得起的。

    尤其是在完成第十七批次造舰计划,海军在获得至少三艘九级战列舰与两艘八级战列舰之后。

    揭暄便将剩余的八艘七级战列舰全部砍掉,海军仅保留八艘九级战列舰与九艘八级战列舰,差不多也够用了。

    在保持至少二十八艘中型航母的情况下,战列舰不论多寡,都只能当作辅助作战舰只来使用。

    能够出现战列舰对决战列舰的情况微乎其微,放眼全世界,也只能出现法国与荷兰跟大明翻脸的情况下……

    对于第十八批次造舰计划,除了两艘十级战列舰之外,揭暄不打算采购任何一级的战列舰了。

    在十级战列舰服役之后,现有的九艘八级战列舰,要么退役封存,要么直接转售给其他国家。

    同批次的采购重点就是两艘满载排水量达到六万两千吨的十级战列舰,以及两艘同型号的航空母舰。

    哪怕将其他型号的作战舰只的建造计划全部砍掉,也要确保这四艘船的预算。

    到一八零零年之后,大明将会建造排水量达到八万吨的超级航空母舰。

    预计可以搭载喷气式战机一百架,四艘超级航母的作战能力就相当于眼下十到十二艘大型航母的战斗力。

    被退役的四艘七级战列舰,被以友情价卖给了印加、奥斯曼、倭国、泡菜。

    渴望得到航母的普鲁士、荷兰、倭国、印加则各获得一艘一型航母,而普鲁士、荷兰、印加各分到两艘万吨级两栖攻击舰。

    比其白蹭一艘全新九级战列舰的法国,这些倒是有点寒碜,但毕竟价格便宜,而且还能通过易货的方式来获得。

    或许在明帝国海军序列之中,这些玩意已经算是淘汰货了。

    可在本国海军舰队里,那可是实打实的主力舰。

    这些二三流国家的海军巴不得明帝国多淘汰一些主力舰,他们好借机扩充实力。

    甚至舔着脸直接预定了下一批次被淘汰的主力舰,反正都是捡破烂,当然要预约。

    捡明帝国的破烂——无比光荣!

    在大搬家的情况下,有了重磅级内容的军事杂志依然热销。

    《世界海军力量解析1740》售出超过五百万本,《世界空军力量解析1740》与《世界陆军力量解析1740》的销量也均超过三百万本。

    这也就意味着光是这三本书的销售总额,便超过了一千万银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