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官军能给自己一条活路,大部分意志薄弱的家伙还是愿意投降的。

    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啊!

    昊菁皇帝也应允了,严惩贼首,除罪孽滔天之人外,其他人等可用挖矿来赎罪。

    若是将大部分人直接处决,岂不是错过了压榨其剩余价值的机会了?

    这些人身上就剩这点油水可榨了,当然不能轻易放过。

    已经涉及到大规模搬家了,怎么说也得给百姓们凑足路费嘛。

    之前是朝廷出钱,这下好了,用奴隶矿工就冲抵路费了,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大规模进剿的前半个月,各地便捷报频传。

    从战果来判断,头一个月便算是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某路叛军想学黄巢那样转战他地来调动官军,再避实击虚,在装备高科技武器的王师围剿之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白天有机群在其头顶盘旋攻击,夜间有特种部队迂回穿插,让他们连睡觉吃饭都成问题,久而久之,那就神经崩溃了。

    只要一连三天不睡觉,多数人就扛不住了,届时官军便可以发动致命一击了。

    官军这边则没有这个问题,机群与地面部队都可以轮番出动。

    相比之下,团练武装更是积极,因为在行动结束之后,当地肯定会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

    即便是搬到了西方世界,朝廷也会论功行赏。

    根据各地团练的功劳,来赏赐其新的地盘。

    这不是流言,而是朝廷颁布的最新措施。

    功劳分为五级,一级最低,只能接受别人挑剩下的,五级最高,可以优先选择地皮。

    像衍圣公这种保家卫国的有功之臣,自然可以获得五级军功。

    多数团练头目都非常嫉妒孔家,人为自己有孔忠明的财力的话,只会比其做的更好。

    可眼红是没用的,朝廷没有设立红眼病奖项,只能靠真刀真枪打出来。

    从数百人到上千人,规模各异的团练都在努力配合官军进剿。

    势头好了,他们可以自行进攻,反之就得跟在官军后面助威。

    这些玩意在昊菁皇帝没有下令王师进剿之前,面对肆虐的流寇,大多只能原地自保。

    能够主动出击的寥寥无几,说白了就是各扫门前雪,顺便伺机打秋风。

    但在昊菁皇帝眼里,跟着喝汤与主动出击的当然不可等同对待。

    成立团练武装的目的就是自保,这是没错的。

    若是可以自觉剿寇,那说明态度和觉悟就合格了。

    能力是最底层的,能力不行还当个屁的团练头目?

    在此之上就是态度,口头答应出兵是一方面,有了行动是另一方面。

    觉悟是最高的层次,不用朝廷下令,便可以配合当地官府进剿流寇。

    剿寇这种事不需要朝廷下令,各地巡抚衙门即可下令,先斩后奏就行了。

    朝廷真下令的话,那说明地方流寇已经严惩到威胁当地百姓生活生产的地步了。

    往严重了说,那就是影响税收,可能出现军阀割据的情况,这是绝对不可容忍的事情。

    就算假意迎合朝廷,多少也要装个样子吧?

    仅仅是嘴上说说,甚至装聋作哑,强调个人困难,那就可以往后站了。

    昊菁皇帝需要的就是有觉悟,愿意配合衙门,主动剿寇的团练头目。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有所损失,朝廷自然会予以补偿的。

    像不损失兵力与钱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