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雷达能够尽快实现小型化,那就可以安装在F4型战机上,使之变成夜间战斗机,否则就得给F6使用。

    F7与F8就没必须依然走螺旋桨的路线了,可以开始喷气式梦想了,譬如Ta-183与Me-262!

    这两款算是第一代喷气式战机,到F9与F10算是其升级版。

    以此类推,等研发出F23与F24,大明空军便可以装备五代机了!

    这就要等到一百五十至两百年之后了,不可能短时间内便一蹴而就。

    至于坦克方面,T-6型轻型坦克(原型38T)与T-7重型坦克(原型三号)就已经能够吊打对面了。

    战斗力更强的T-8型坦克(原型四号)安装了一门七十九毫米火炮,因为战斗全重达到二十五吨,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工程兵部队给T-7架设浮桥就已经很费劲了,朱慈烺也就没必要让上场又找不到敌人的T-8过去游玩了。

    最多派遣一个装备T-8的坦克营,让它们过去实战测试一下这种坦克的性能。

    朱慈烺已经给张煌言送去了一百二十辆T-8,可以装备一个机步旅,作为镇宅利器。

    若是神圣罗马帝国也有类似的重型坦克,门徒便可以拿出T-8来应对。

    反之,便可以继续用T6和T-7来揉躏对方。

    这样成本更低,给工程兵造成的压力也更小一些。

    科学院连原型为“黑豹”的T-9都已经造出来了,无非是暂时还没打算投产而已。

    这种装备了九十五毫米火炮,战斗重量超过四十吨的庞然大物,短时间内只能作为测试产品。

    朱慈烺当然不会让科学院研究脑残一样的交错式负重轮,想要安装宽幅履带,以增强车体行驶的稳定性,完全可以用并联式负重轮来替代前者。

    T-9虽然看似笨重,实则机动性极好,因为安装了一部与“火烈鸟”一样的五百八十二马力的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能与坦克发动机通用么?

    当然可以!

    f-109所使用的DB-601发动机,最初就是一款赛车发动机!

    空军与陆军使用同一款发动机的话,可以大幅度增加订货数量,降低发动机的生产成本。

    由于T-9的重量过大,朱慈烺还在犹豫是否让其参加第二次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战争。

    实战是检验原型车最好的场地,除了给工程兵部队添麻烦之外,似乎也没多大坏处……

    既然利奥波德父子执意找茬,与大明帝国为敌,那么给它们再上一课也就很有必要了!

    用T-9打到它原来的老家去,这将是多么刺激的画面呀!

    根据这次战争的报告,基层士兵对突击步枪赞不绝口,除了狙击手之外,强烈要求每个人都要得到一支,这就意味着需要大规模生产与装备。

    原本一线部队装备的自动化轻武器的比例并不低,因为有了突击步枪做对比,士兵们才会喜新厌旧,认为冲锋枪过时了。

    实际上,两种枪使用的是一种子弹,突击步枪由于枪管长,标配了瞄准镜,故而射击精度更好。

    再就是这种轻武器是全尺寸的,也就意味着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让士兵在射击时的掌握感觉更为舒服。

    含弹匣在内的整枪重量控制在十二市斤以内,较于其优点,这个不太大的缺点便可以忽略不计了。

    真正的缺点是两倍镜的费用占全枪总成本的百分之二十,四倍径将会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不可谓不高。

    若是不安装瞄准镜的话,那真就是跟冲锋枪一样瞎突突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